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
中日9月7日在钓鱼岛水域发生撞船事件,迄今已近一月。事件虽然以日方无条件释放中国船长詹其雄而在表面上暂告段落,但中日政治关系却全面冷却,降至5年来的新低;中日各方面交流事业出现停顿,民间往来受到干扰;中日国民感情遭受重创,对立性的民主主义情绪在上升。尽管事态本身趋于平息,但事件带来的冲击影响、造成的心理阴影等依然在持续发酵。截止目前,还看不到中日关系迅速修复的明确出口,但双方的努力已经开始。
事实上,中日尽快修复裂痕改善关系,已是两国无法回避的、必须跨出的下一步。为此,中日政府必须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中日战略性互惠关系的大局出发,秉持诚意和善意,相向而行,才可能推动两国关系重新回归正常发展轨道。另一方面,通过撞船事件,中方已经认识到日本新生民主党政权不同于前的少壮和强硬属性,因此加强交流和沟通、互相摸索和适应、消除误解和敌意,显得更为重要。中日恢复邦交38年来,经历过风雨和起伏,但每一次的坎坷和曲折最终都以双边关系回归平稳健康发展轨道而做结,相信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中日修复关系,应该准确把握契机,及时寻早双方都认可的出口。从过去的经验来看,首先需要双方都有修补裂痕改善关系的真诚愿望和积极姿态;其次,两国高层可借助国际会议场合或是重大活动的机会展开接触性对话、交换意见;其三,抓住关键时刻双方共同努力创造机会以恢复关系正常化。在现实中,虽经历了撞船事件后的外交对抗和有关钓鱼岛领土归属的激烈论争,但中日双方建设战略性互惠关系的目标和立场没有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即使在事件升级期的激烈回应中,也依然强调“中日互为邻国,中方重视发展同日本的关系。希望日方同中方一道,共同维护两国关系大局”;日本首相、官房长官等高层也指出强化日中战略性互惠关系对亚洲和世界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中日修复关系而言,各种机会长在,出口总是有的,关键在于双方是否有心或愿意利用这些机会和出口。10月4日至6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和日本首相菅直人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尽管日方对日中首脑马上举行会谈并不乐观,但水面下的接触接连不断。10月29日至31日,中日领导人将出席东盟与中日韩举行的十加三峰会;11月,中日领导人还会出席在韩国首尔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鉴于中日领导人有过在第三国借国际会议场合会面以缓解紧张关系的前例,不排除两国领导人在接踵而来的国际会议上握手言和。当然,为了实现高层会面、为修复关系创造条件,两国政府的言行和姿态无比重要,两国外交部门的努力和公关更是不可或缺。
目前,双方比较看重的是,11月13日-14日将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首脑峰会。日方担心日中关系继续恶化,中国代表团可能缩短逗留时间,取消部长级系列对话,甚至中国国家主席拒绝与日本首相会晤,酿成僵局。但是反过来看, APEC峰会未必不是一次机会——这将是中日在年内修复关系的最大机会,也是最重要的出口。舆论推测,胡锦涛主席赴横滨参加APEC峰会,或有三种可能:1、从羽田机场赴横滨出席峰会,然后直接从羽田机场离境,不访东京,也不见首相,这会令日本备感尴尬;2、从羽田机场赴横滨出席峰会,照顾到日方的面子,在APEC会议上与日本首相举行礼节性会晤,然后不访问东京,直接从羽田机场离境,这显示中日关系尚未冰释;3、从羽田机场赴横滨出席峰会,然后访问东京,与日本首相举行正式的中日首脑会谈,这将意味着中日尽释前嫌,关系得到修复。
尽管执政民主党中的少壮派人物态度强硬,如内阁外相前原诚司反复强调钓鱼岛冲突属日美安保条约适用对象、民主党干事长代理枝野幸男批判中国是邪恶的邻国,指日本与中国建立战略性互惠关系只是外交上的美辞丽句,但中日关系的重要性不是任何个人所能否认或诋毁的。或许,菅直人内阁处理中日危机并非“那么狡猾和诡计多端”,而是民主党新政权缺乏外交对应经验,因为任何一位清醒的政治家都明白,中日发展长期的、健康的、稳定的双边关系,对两国都有利,对亚洲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也是一大贡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恢复邦交38年以来,中日关系几起几落,期间不乏两国领导人打破坚冰实现“破冰之旅”和“融冰之旅”。既然中日终究要友好,面对中日关系又陷冰河期的紧迫现实,具有历史大局观的两国高层不妨再多破一次冰,为和解找到新的出口,为理解提供新的示范,为交流打开新的门户。
中日9月7日在钓鱼岛水域发生撞船事件,迄今已近一月。事件虽然以日方无条件释放中国船长詹其雄而在表面上暂告段落,但中日政治关系却全面冷却,降至5年来的新低;中日各方面交流事业出现停顿,民间往来受到干扰;中日国民感情遭受重创,对立性的民主主义情绪在上升。尽管事态本身趋于平息,但事件带来的冲击影响、造成的心理阴影等依然在持续发酵。截止目前,还看不到中日关系迅速修复的明确出口,但双方的努力已经开始。
事实上,中日尽快修复裂痕改善关系,已是两国无法回避的、必须跨出的下一步。为此,中日政府必须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中日战略性互惠关系的大局出发,秉持诚意和善意,相向而行,才可能推动两国关系重新回归正常发展轨道。另一方面,通过撞船事件,中方已经认识到日本新生民主党政权不同于前的少壮和强硬属性,因此加强交流和沟通、互相摸索和适应、消除误解和敌意,显得更为重要。中日恢复邦交38年来,经历过风雨和起伏,但每一次的坎坷和曲折最终都以双边关系回归平稳健康发展轨道而做结,相信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中日修复关系,应该准确把握契机,及时寻早双方都认可的出口。从过去的经验来看,首先需要双方都有修补裂痕改善关系的真诚愿望和积极姿态;其次,两国高层可借助国际会议场合或是重大活动的机会展开接触性对话、交换意见;其三,抓住关键时刻双方共同努力创造机会以恢复关系正常化。在现实中,虽经历了撞船事件后的外交对抗和有关钓鱼岛领土归属的激烈论争,但中日双方建设战略性互惠关系的目标和立场没有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即使在事件升级期的激烈回应中,也依然强调“中日互为邻国,中方重视发展同日本的关系。希望日方同中方一道,共同维护两国关系大局”;日本首相、官房长官等高层也指出强化日中战略性互惠关系对亚洲和世界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中日修复关系而言,各种机会长在,出口总是有的,关键在于双方是否有心或愿意利用这些机会和出口。10月4日至6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和日本首相菅直人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尽管日方对日中首脑马上举行会谈并不乐观,但水面下的接触接连不断。10月29日至31日,中日领导人将出席东盟与中日韩举行的十加三峰会;11月,中日领导人还会出席在韩国首尔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鉴于中日领导人有过在第三国借国际会议场合会面以缓解紧张关系的前例,不排除两国领导人在接踵而来的国际会议上握手言和。当然,为了实现高层会面、为修复关系创造条件,两国政府的言行和姿态无比重要,两国外交部门的努力和公关更是不可或缺。
目前,双方比较看重的是,11月13日-14日将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首脑峰会。日方担心日中关系继续恶化,中国代表团可能缩短逗留时间,取消部长级系列对话,甚至中国国家主席拒绝与日本首相会晤,酿成僵局。但是反过来看, APEC峰会未必不是一次机会——这将是中日在年内修复关系的最大机会,也是最重要的出口。舆论推测,胡锦涛主席赴横滨参加APEC峰会,或有三种可能:1、从羽田机场赴横滨出席峰会,然后直接从羽田机场离境,不访东京,也不见首相,这会令日本备感尴尬;2、从羽田机场赴横滨出席峰会,照顾到日方的面子,在APEC会议上与日本首相举行礼节性会晤,然后不访问东京,直接从羽田机场离境,这显示中日关系尚未冰释;3、从羽田机场赴横滨出席峰会,然后访问东京,与日本首相举行正式的中日首脑会谈,这将意味着中日尽释前嫌,关系得到修复。
尽管执政民主党中的少壮派人物态度强硬,如内阁外相前原诚司反复强调钓鱼岛冲突属日美安保条约适用对象、民主党干事长代理枝野幸男批判中国是邪恶的邻国,指日本与中国建立战略性互惠关系只是外交上的美辞丽句,但中日关系的重要性不是任何个人所能否认或诋毁的。或许,菅直人内阁处理中日危机并非“那么狡猾和诡计多端”,而是民主党新政权缺乏外交对应经验,因为任何一位清醒的政治家都明白,中日发展长期的、健康的、稳定的双边关系,对两国都有利,对亚洲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也是一大贡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恢复邦交38年以来,中日关系几起几落,期间不乏两国领导人打破坚冰实现“破冰之旅”和“融冰之旅”。既然中日终究要友好,面对中日关系又陷冰河期的紧迫现实,具有历史大局观的两国高层不妨再多破一次冰,为和解找到新的出口,为理解提供新的示范,为交流打开新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