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辉
3月17日晚,在东京新宿的湖南菜馆,一位中年男子声音洪亮,侃侃而谈,令听着赞叹不已。这位风度翩翩、热情爽朗的人就是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侨联副主席、天津滨海新区驻日本招商总代表潘庆林。当晚,以刚刚结束的“两会”为题,潘庆林与日本华文媒体人士进行座谈。
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潘庆林都是一位新闻人物,人们在报刊、电视上会经常看到他为政府建言献策、招商引资、慷慨捐款的报道。潘庆林1985年来日本留学后留在日本工作长达十几年,曾在第二届世界华商大会上被评为杰出海外优秀华商。归国后,积极投身祖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投资建设数家高科技企业,并为国内一些重大项目引进外资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他利用广泛的海外关系和良好的交际能力,长期从事民间友好交流工作,自费走访了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潘庆林已连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因为早年在日本侨居、近年来又长期在国际间奔波走动,每年两会,他具有“国际视角”的提案也被参会者和媒体高度关注。
潘庆林曾深入研究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他提出了《关于制定和实施“国民收入倍增五年计划”的提案》。他认为,中国应该效仿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0年日本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十年计划”,并在1967年提前达成目标。1955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尚居第7位,而12年后的1967年却跃居至第2位。国民收入的增加,伴随而来的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所以这是一个值得中国借鉴的国家发展战略方式。
在《关于建立为盲人提供导盲犬的相关法规的提案》中潘庆林从导盲犬的国际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阐述,“在日本盲人使用导盲犬已相当普及,并且有着完善的相关法规制度。日本这方面的做法及其经验,可供中国学习与效仿。建议由国家民政部和中国残联等单位的有关部门牵头,尽快拟定并发布相关法规。”
在2009年十一届二次全国政协会议上,潘庆林提出了《关于分批停止使用简体字、恢复使用繁体字的提案》。这一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讨论与争议,并且分成了“拥繁派”和“拥简派”的两大阵营。今年,他再次提出了《关于汉字教育“用简识繁”的提案》。他谈到在日本的见闻时说:“日本许多车站、机场的标牌上都用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标示。作为中国人,看到两种中文让人汗颜。”
身为归国华侨的潘庆林乐于为海外华人华侨代言,他认为,应取消对海外华人华侨不合理的招生规定,对他们的教育应该是无私的甚至应该是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