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不能回娘家的媳妇
日期: 09年11月2期
■ 欧阳蔚怡

  好朋友的父亲去世了,我想起前不久给她打电话的情景。电话一通,对方的第一句话就是:“父亲患癌征,活不到一个月了。”得知父亲病危,她急急忙忙去奈良的娘家待了两天就赶紧返回到爱知县的婆家了。
  虽然年近80岁的母亲一个人照顾父亲很难,她也很想在父亲身边尽孝,但是在日本的很多地方,嫁出去的女儿通常是不好随便在娘家待著,母亲也知道不能为难女儿。她说比起照顾父亲,帮助母亲料理后事更为重要。所以现在也只好忍一忍,以便能够在奔丧的时候得到婆家和丈夫的准许,多几天陪伴母亲的时间。
  我第一次听说日本有这样的风俗。“可是那是你的父亲呀!”听了我的话,好朋友一阵心酸:“很多意识还比较保守地方认为嫁出去的女人就不再是娘家的人。老公也认为我对娘家应该有里外之分,经常往娘家跑的女人会被人嚼舌头”。
  我以为这只是因为她的婆家是一个特别保守的地方才会有这样不近人情的习俗。后来向儿子同学的母亲们打听,还真有这样的事情。一位算是上流阶层的母亲说:“娘家和婆家都在市内,相隔距离开车不到20分钟。刚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我经常带儿子回去看外公外婆。后来丈夫说自己小时候并没有常常去母亲的家。”日本人说话,即使是夫妻之间通常很婉转。那位母亲知道丈夫不高兴了,或许是住在一起的婆婆不满意,背地说给儿子听了。此后,她回娘家的次数也就大大减少,只能是经常给父母打电话联系。
  听说日本在3百多年前有了这样的风俗。出嫁的女儿每年只能在正月过年和8月于兰盆节的半个月前后向婆家告假回到自己父母身边待两三天。每年两次回娘家便成了出嫁后的女人一年中最为期盼的事情。上网一查,果然有不少人讨论回娘家的次数问题。
  尽管“常回娘家的媳妇是不懂规矩的女人”的陈旧观念遭到很多人的无视和反对,很多女人还是在意丈夫对自己回娘家的态度。在传统风俗很浓厚的地方,人们还不能轻易与之对抗。
  上个月,一位在京都的日本朋友突然晚上打来电话,拜托我给中国的亲家打个电话。原来,他的儿子的中国老婆前不久因为祖父去世回东北送葬去了。可是到了该回日本的时间,媳妇三番五次地找理由迟迟不归。
  那位朋友说,只有打算离婚的女人才会这样做。他让我打一个致哀的电话,并打探一下对方是不是有离婚的意图。因为对事情的前因后果不了解,也不便多问,按照他的意思拨通了东北丹东的电话。
  我开口便说了一大串日本亲家吊唁的诚意,接电话的人一阵糊涂。老爷子活蹦乱跳,怎么说是已经办了丧事。不过那边反应也挺快,马上改口说死的不是祖父而是外公,一会儿又说自己是个客人。总之,此地无银300两,难得自圆其说,我也不想让对方难堪,于是装成越听越听不明白的样子把电话挂了。反正人活著比死了好,只不过那位中国媳妇的事情有点不好收场。
  现在想起来,到底还是由于中日双方习俗的差异造成的这场闹剧。中国人不会认为回娘家有何不妥,而进入日本人家中的中国媳妇不能随意回娘家的话自然会有很多想法。最终只能让自己家里的人一个一个“死去”,这样不仅可以被婆家人愁眉苦脸、一阵同情地帮忙打点行装,还会收到“香典费”而多一些零用钱。虽然中国媳妇本来没有“诈骗钱财”的动机,如果真相大白的话,还真的会让婆家人认为媳妇的大逆不道和品行不忠。
  了解了日本人的这个习俗之后不免有些同情那个中国媳妇,看看周围嫁给日本人的中国朋友,她们回国探望父母的次数的确比我们这些用不著向谁请示的中国人要少得多。
  中国曾经流行过《回娘家》这首歌,在日本,大概不会有人创作这种表达媳妇在回娘家的路上一阵开心曲。一个回娘家的媳妇无论多高兴,都不会明目张胆地象《回娘家》那样喜形于色,而只能在肚子里面偷偷地笑。
  日本的婚礼上几乎所有嫁女儿的父母都会泪流满面,或许上述的习俗和观念也是他们伤感的缘由之一吧。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16/11531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