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记者杨文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5日上午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共产党的新老领导人齐聚一堂,江泽民、李鹏、朱熔基等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十七大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坐。十七大新闻发言人李东生前一天在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按照有关的规定,中央确定部分老同志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党的十七大,特邀代表享有代表的同等权利。
十七大于15日上午9点开幕。吴邦国主持会议,宣布大会开幕,随后,全体代表起立,唱国歌。接著,大会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中共老一辈和革命先烈默哀。约9点05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开始作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报告。
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这是胡锦涛第一次在党大会上作报告。他说,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报告共64页约29000字,共分十二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九、开创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参加十七大的2217名代表,代表了超过7300万的中共党员。大会选举预料包含下一梯队领导人在内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以及政治局常委会。据分析,经历五年的执政锻炼,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如何阐明今后五年的政治经济发展路线?他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否能写入党章? 新一届政治局,尤其是政治局常委会的组成如何?十七大是否会指定第五代接班人?这些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人事安排是外界对于十七大最关注的焦点。官方对于新一届政治局,尤其是政治局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严格保密,导致至今仍然没有比较权威的信息。而各路媒体有关高层人事变动的猜测和传闻则是五花八门、版本不断翻新,但真正的版本只有到十七届一中全会结束后,才能揭晓。据传,新一代的人事角力中,除“太子党”与“团派”以外,“地方实力派”作为第三种势力,也不可小觑。
分析人士相信,不论哪个政治明星上位,中国发展的速度和动力可能受到影响,但是国家大政却不会出现根本性转变。从1978年至今持续了29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市场化经济体制的推进、以及中国融入国际的进程,都已到了不可逆转的程度。有分析称,在毛泽东时代,个人对政局的主导力达到90%,邓小平时代为60%至70%,江泽民时代以后,个人主导力恐怕不到50%。
胡锦涛在属于自己的时代里,将选择“中间偏左”的路线,注重民生与经济的改善,但在民主化进程上依然谨慎保守。十七大新闻发言人、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回答记者提问时称:“十七大将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我们将按照这个部署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但十七大与政改的真实关系,同样引发期待和关注。
(相关报道见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