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白鹿原》热映非议多 陈忠实:95分只打给演员
日期: 2012/09/19 16:19
被称为“最难改编的电影”的《白鹿原》,在经历了上映前的“九死一生”后,终于与观众见面。但令人意外的是,这部一直以来都颇受期待的史诗电影,上映才几天,网上的批评声已成一边倒的态势。

  历时9年,耗资1.2亿人民币,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究竟何在?超高的投资是否存在水分?广电总局是否“躺着中枪”?虽然王全安婉转表示:“这部电影从不能拍到能拍并最后上映,虽有遗憾但也是胜利。”无论电影的导演版多么精彩绝伦,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公映版本就是一切。

  导演版众口称赞,公映版批评声多?

  不能以删减为借口,观众只管自己看到的版本

  小说《白鹿原》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曲折多舛的刻画,把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大白于读者面前。可是在电影中,连基本的人物都被省略掉,白灵、白孝武等等很鲜明的人物都没有出现。

  作为白鹿原上的灵魂人物,白嘉轩的传奇故事也并未交代,而作为下一代的黑娃、白孝文、陆兆鹏这些充满个性特征的人物以一种符号的形式出现,更有沦为田小娥陪衬之嫌疑。

  不少观众更直言,电影剪辑突兀,叙事散乱,尤其是影片后半部分,好似还未展开就草草收场。对此,不少看过220分钟完全版的业内人士跳出来为王全安叫屈,认为是删减毁了电影原来的味道。

  不过,导演何平却有另一种看法,“我支持任何一部电影有公映版本与导演版本。但不喜欢用导演版本的评论来忽悠观众买票看公映版本。这是一种对观众的不尊重。我到目前也没看过中国导演与制片人出版过导演版本的影片。不要再跟我说什么多少分钟的什么版本,没有版权的都不是版本。”

  对于网络上关于《白鹿原》的版本之争,戏份被大幅删减的“黑娃”段奕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白鹿原”,“电影能顺利公映对我来说已经是巨大的满足。”关于所谓的“导演剪辑版”,段奕宏也和普通观众一样,只有“期待”有一天观众能看到一个完整的“黑娃”。

  文艺片投资上亿,3亿票房才回本?

  成本多为固定资产投资,有地方政府、商人买单

  虽然有金熊在手,但王全安此前主要是在低成本艺术片领域拍片,对于《白鹿原》这样级别的制作还是头一回,影片仅拍摄工作就持续了半年,最终制作成本“差不多1个亿”。

  如果以目前官方宣称的1.2亿投资计算,《白鹿原》的票房要达到3亿才能回本,这对于首周末票房2100万的《白鹿原》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白鹿原》市场回收的挑战,王全安表示自己并无太大压力,“这不是一个能用某些短期指标衡量的电影。”王全安压力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是影片的大部分投资,都由陕西旅游集团承担。

  根据记者了解,2010年,王全安接手了《白鹿原》拍摄。当他前往小说作者陈忠实的家乡陕西省时,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和地方商人的隆重接待,他们都希望能够为这部电影投资。在他们看来,《白鹿原》的社会价值远远高于它的票房价值。

  同年,陕西旅游集团成立了陕西白鹿原影业公司,与王全安全面合作,陕旅集团决定,不论电影的投资是千万还是过亿,都由陕西旅游集团全权负责。为了保证拍摄效果,陕旅基本上“买”下了陕西合阳的南长益村,并且大兴土木,一比一建设“白鹿村”。

  陕西旅游集团董事长张小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初衷在于要在白鹿原上打造一个以关中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背景的大型文化主题景点及影视基地,让白鹿原所承载的文化真正站在陕西旅游文化的制高点上。目前多家剧组已经预约在这里拍摄外景。我们要借《白鹿原》影视基地开发全链条的陕西旅游业。”

  尺度是炒作,延迟上映也是炒作?

  情欲戏雷声大雨点小,改变档期广电“躺枪”

  在《白鹿原》前期的宣传中,“情欲戏”和“大尺度”被当成了宣传的重点。但在影片公映后,观众突然发现,电影中其实并没有过分的镜头,最裸露的镜头也只不过是小娥裸露肩部,所谓的“中国最美的臀部”完全没有出现,基本上预告片里有的,就已经是电影里保留的全部了,麦垛上的偷情也只是惊鸿一瞥。

  所谓的“情欲”撩人,显然并没有撩起来,没有那些细节的刻画,床戏也显得苍白无力。这难免让当初好奇的观众感到失望,有影迷直言,自己就是奔着“大尺度”而来,发现自己被“忽悠”后,十分失望。

  除了“大尺度”情欲戏被指虚假宣传,就连影片在上映前突然因字幕原因延迟上映,也被质疑为“刻意为之”。

  昨日,网友“烂片通缉令”在微博中爆料称:“字幕根本没错,片方主动要求修剪一个无关紧要的镜头。故意把时间弄得紧张,王全安然后装作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让局里躺着中枪。以此博取观众同情和赢得更多媒体版面。”这条微博随后被不少网友转载,并对“苦肉计”表示愤怒。

  不过,对于网上的爆料,《白鹿原》宣传方麦特文化传媒总裁陈砺志迅速否认:“11日下达延迟通知,按博主说法,片方主动要求修改一个镜头,我想问,片方发行方哪里来的本事,大约两天半时间完成修改、送审?任何修改内容都需要重审,审查要排队。13日上映是最佳时间,靠这个所谓营销技巧延迟到15日仓促上映,得不偿失,没必要。”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9/14323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