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研制成功救灾救援自主飞行机器人
日期: 2009/05/23 16:16
摘要: 一种名为“旋翼飞行机器人”的空中多功能自主飞行机器人,最近在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成功。“飞行机器人在空中可以实现全自主飞行,无需人员驾驶和操控,设定目标坐标后,它可以自主起飞、降落、巡航。”吴镇炜说,飞行机器人由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历经近4年时间自主研发成功,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一种名为“旋翼飞行机器人”的空中多功能自主飞行机器人,最近在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成功。

  “5月12日,这种飞行机器人已经在北京完成地震废墟搜救实战演习,目前可以小批量投入生产。”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吴镇炜说。

  记者在实验室看到,“旋翼飞行机器人”有大小两款,外形与直升机酷似,机器人前下部装有摄像设备,顶部旋翼直径超过3米,机器人长度约有3米。

  吴镇炜介绍说,较大的机器人起飞重量120公斤,有效载荷40公斤,最大巡航速度每小时10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4小时;较小的机器人起飞重量40公斤,有效载荷15公斤,最大巡航速度每小时7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2小时。

  “飞行机器人在空中可以实现全自主飞行,无需人员驾驶和操控,设定目标坐标后,它可以自主起飞、降落、巡航。”吴镇炜说,飞行机器人由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历经近4年时间自主研发成功,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在北京地震废墟搜救实战演习中,飞行机器人成功完成了自主起飞、空中悬停、航迹点跟踪飞行、超低空信息获取、自主降落等科目,完成了演习指挥部下达的快速响应与废墟搜索使命。

  据介绍,这种机器人可用于地震、水灾、火灾灾情调查救援;重要设施连续监控;化工厂等场所有毒气体浓度监测;输电线路、输油管线巡查;区域性空-地、空-海通讯中继;农田、林区农药喷洒等多种用途。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7年,此前为中国科学院机器人学重点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已经取得了工业机器人、水下6000米机器人、防爆排险机器人、蛇形机器人、自主机器人、网络机器人等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来源:新华网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8/10503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