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媒体6日报道了日本智库海洋政策研究财团研究员小谷哲夫的文章。文章称,目前中国拥有航母不再是一个“假如”的问题,而是一个“何时”的问题。为了能够制衡中国的航母战略,日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核动力攻击型潜艇。
文章称,目前,中国已经采购了三艘分别由前苏联与澳大利亚建造的航母,利用这些航母获得了学习建造结构的机会。其中,“瓦良格”号(Varyag)航空母舰理应成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一个浮动游乐场,但它现在却停泊在大连的一个造船所,在那里,它被喷上了与其他中国海军军舰一样的油漆,并安装上了斜角甲板。文章指出,“瓦良格”号并没有安装发动机,无法成为中国首艘航母,但中国可以利用它进行研究与训练。
文章介绍称,中国可能会采购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生产的苏-33战机。苏-33战机是一种舰载机,俄罗斯唯一的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Admiral Kuznetzov)就搭载着这种舰载机。中国曾在乌克兰海军航空兵训练中心对其飞行员进行舰载机飞行训练。该中心配备有从斜角甲板起飞、利用拦截锁登陆以及应急行动的模拟器。另外,自1987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广州海军学院培训航母舰长,九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海军飞行员已经完成了为期三年的课程,这些学员可能都会成为驱逐舰的舰长。几年之后,他们将成为理想的航母舰长候选人。
鉴于上述情况,文章认为,中国航母很可能是一艘采用苏联航母模式、重达6吨的常规动力航母。不过,中国的航母项目并不是只包括一艘航母:一艘能够正常行动的航母,至少两艘能够随时提供支援的航母。据估计,英国海军建造并部署一艘5万吨级的航母耗资50亿美元。即使中国只将“瓦良格”号用于训练,其都需要投入100亿美元。此外,航母无法单独运行。除舰载战机外,中国还需要组建一支由战舰、潜艇与补给舰组成的攻击群。简而言之,建造、维护并运行一艘航母所需要一笔巨额费用,还需要大量的时间。
在谈到中国建造航母的理由时,文章分析称,首先,拥有一艘航母证明中国是一个大国,是威望的象征;其次,它可以重塑中国南海地区(在那里,中国与其东南亚邻国存在领土纠纷)的作战能力平衡。对于那些没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沿海国家而言,中国的航母的将是一个重大的威胁;第三,中国已经在海南岛为其核潜艇建立了基地,航母的出现,有助于中国维护其在中国南海的领土。最后,有了航母,保护从中国南海,到马六甲海峡,再到印度洋的海上航线,尤其是突破针对中国的海上封锁(台湾冲突想定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成为了可能。最后,在爆发大规模灾难后,航母还能够被用来执行搜救行动。
文章指出,日本目前还没有必要担心中国拥有航母。其原因在于:首先,发展并部署航母以及航母相关设施,需要耗费数十年的时间;其次,巨额成本并不是这种项目唯一的成本。该地区其他国家很可能会提防中国发展其力量投射能力;第三,中国航母攻击群无法与美国航母战斗群相媲美——据称,美国航母战斗群的攻击力量,与一个中等国家的攻击力量相差无几,而且,其能够为周边700公里的地区提供防御。美国是唯一拥有出动最豪华阵容舰载机能力的国家,而且,其能够在世界各地部署11个这样的航母战斗群。
文章称,尽管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军力天平已向大陆倾斜——中国大陆在其沿海地区部署了1000多枚导弹,中国的航母不会对这种情况产生多大的影响。事实上,一艘向台湾发动攻击的中国航母,会成为美军的目标。航母容易受到精确制导导弹,潜艇与水雷的攻击。对于使美国航母战斗群不干涉台湾问题而言,中国目前的反介入战略已经足够了。事实上,为了建造航母战斗群,中国需要放弃一些潜艇与反舰导弹发展项目。
文章表示,尽管国际社会不会反应过度,但却有必要关注事态的发展,并做出相应的回应。日本应该就中国航母对地区安全的影响进行评估。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