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田文华:从农村小姑娘到三鹿董事长
日期: 2009/01/24 17:31

 

 
    核心提示:如果没有毒奶粉事件,田文华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小姑娘还在执掌着庞大的三鹿帝国。田文华姐弟7人,幼时学习刻苦成绩很好,是家中最有出息的孩子。职工回忆称田文华生活节俭,即使当了领导也常到集体浴池洗澡,到集体食堂吃饭。


中新网1月22日报道  她是三鹿乳液的董事长,这个从石家庄农村走出来的小姑娘一步步走到了中国乳液巨头的掌门人,三鹿毒奶粉事件又将她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从她93岁的老母亲、大姐、女儿和周围村民的口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不为公众所知的田文华。

1月11日,三鹿原董事长田文华受审后的第11天。一大早,田文荣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让儿子把她从南岗村送到了石家庄。按照惯例,接下来的一周她要在石家庄伺候93岁的老母亲。

其实,自从田文华出事以后,作为其大姐的田文荣已经打破了18天去一次石家庄的惯例。2008年12月31日那一天,田文荣就是在石家庄度过的,目的是陪伴和安慰与她年龄相仿的妹夫,因为妹妹田文华在当日受审。

姐弟7人中她排行老二

“往地里拉家肥,臭烘烘的猪粪,我挖一车她就装一车。”田文荣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那时妹妹才12岁。”

正定县南岗村,距离石家庄市区约30公里。村里田姓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3。1942年,田文华就出生在这里,姐弟7人中她排行老二。唯一的弟弟在前几年去世后,南岗村有其一姐一妹留居。

“田文华?是不是三鹿的那个董事长?听说就是我们村的。”


在南岗村田文华并不出名,40岁以下的青壮年中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这个人。而与田年龄相仿的老年人,大部分也是在三鹿出事以后从电视新闻中重新拣起了“田文华”这个名字。

在村里老人的记忆中,田文华参加工作之后几乎很少再回老家,最近一次返乡已是2006年其父去世时,办丧的排场不大,田文华也来去匆匆。

距离南岗村村民活动中心不远处是田家的老宅,“早就没人了,院里夏天的草都这么高。”一位在墙根下晒太阳的老人边说边比划着。

在南岗村的田氏宗族中,田文华家的辈分很小,小的几乎是田文华出门见到同族人就得喊爷爷。但有对田文华印象较深的老人回忆说,田文华当年学习很刻苦,成绩也很好,田家子女多,但田文华读的书最多,也数她最有出息。

田家姐弟7人中,田文华跟大姐田文荣关系最为亲近。作为家里的老大,田文荣并没有获得上学的权利,因为家庭困难田文荣不得不从小在家里帮父母干农活,而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妹妹田文华。

但田文华也很懂事,放学后就抢着帮姐姐干活。“往地里拉家肥,臭烘烘的猪粪,我挖一车她就装一车。”田文荣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那时妹妹才12岁。”

田文华在学习方面的刻苦和努力,使她最终考入了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经过几年的学习后,1966年8月田文华在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顺利毕业,于1968年进入三鹿集团前身石家庄市牛奶厂工作,职务是兽医。

1月11日,田文华的姐夫李连玉在南岗村的家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老岳父当年的心愿是想让田文华做一名医生。但因为家里没有钱后来只能让她上这个专科学校。就这样最后事与愿违,当了兽医。”

“妹妹是懂得感恩的,如今我们都已经是70岁的人了,她还经常把‘为了供我上学,你从小就在家干活,没读过书。大姐!我们对不起你。’这样的话挂在嘴边。”田文荣说。

参加工作后的田文华很少再回南岗村,也从此淡出了乡亲们的视野。


从娘家带回了4个碗

在回家的路上,一不小心白面撒了一地,她一边哭一边用双手去捧地上的白面。其实,那时她已经快30岁。

1968年的石家庄市牛奶厂,是一个几间平房的大院子。田文华的工作就是负责给仅有的几头牛和几只羊看病、接生。

南岗村76岁的田凤瑞老人,对田文华当年在牛奶厂当兽医的样子仍有印象。

那时石家庄市正在搞建设,需要大量的沙子。田凤瑞赶着生产队的毛驴车往石家庄市区送沙子,路过牛奶厂恰巧被田文华看到,“爷爷!进来坐坐。”田凤瑞说,“离得很远田文华就扯着嗓子喊我。”

把田凤瑞让进办公室,田文华给他倒了一大碗水。一边让他喝水一边问这问那,“毕竟是一个村的同族,感觉很亲近。”田凤瑞说,“恰巧当时生产队的那头毛驴不知得了什么毛病,不爱吃草。我知道她是兽医就让她给瞧瞧,她看了看,摸了摸,扎了两针后毛驴好了。”

后来不往市里送沙子了,田凤瑞也再没见过田文华。

田文华在石家庄市牛奶厂当兽医期间,还有一件事情让大姐田文荣记忆犹新。一次,田文华去粮店买面,那时是凭票供应,田文华买了玉米面和白面。

她小心地将玉米面放在筐底把白面放在上面。但就在回家的路上一不小心,恰恰把最上面白面撒了一地,田文华当时就心疼哭了。就在大街上,她一边哭一边用双手去捧地上的面。其实,那时她已经快30岁。

田文华参加工作后不久,与在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读书时相识的上一届师兄结了婚。结婚几年后,一次田文华回娘家,临走时对母亲说:“我家里碗不够,从您这里拿几个碗吧!”后来果真走时从娘家带回了4个碗。田文荣说:“这是我亲眼所见。”

也许真的是苦日子过惯了,田文华的节俭是出了名的。直到后来她当了领导以后,还有职工看到她经常到单位的集体浴池洗澡,到单位的集体食堂吃饭,单位用餐的菜单甚至都要亲自过目,节俭方面对单位职工要求近乎苛刻。


被三鹿“抢走”的二女儿

“娘,我得走了,那边还有人等着我开会。我下次再来看您。”

在石家庄市新华区国泰街,有一栋1990年代初期建筑的老楼房。田文华93岁的老母亲王桂姐(音)就常年居住在这里。三居室的房子除了老人外,还住着包括田文华的弟媳妇、侄子、侄媳妇等5口人。

除了眼睛稍有老花外,老人身体硬朗,思路清晰。但田家子女并没有把田文华出事的真实情况全部告诉老人,老人获得的信息是:二女儿田文华负责的三鹿集团下面几个分厂出了点事情,她一直在忙于处理分厂的事。

1月13日,与本报记者聊起三鹿时,老人说:“她刚接手三鹿时还梳着两条小辫,三鹿院子里面什么都没有,现在你看看那些楼房。全盖起来了。”

但老人认为,是三鹿从她身边抢走了二女儿。因为二女儿自从接管三鹿后来看她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她来我娘这里从来都没进过卧室。没有时间。每次来待上不超过10分钟,手机就接二连三地响,催得没有办法她就这样俯下身子握着娘的手,把脸贴在娘的脸上说,‘娘,我得走了,那边还有人等着我开会。我下次再来看您。’”田文荣比划着说,“每次老人都很生气地说,‘跑来这趟图个啥?’”

在田文华接管三鹿以后,生活上被忽视的不仅仅是年迈的老母亲还有她的两个女儿。据田文华的弟媳妇张明珍回忆,“二姐的两个孩子从小都是奶奶帮二姐夫一起哄大的,二姐根本没时间管,有时候奶奶做好晚饭,饭都凉了二姐都回不了家。”

母亲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见到二女儿田文华,虽然家里人在谈起田文华时都试图瞒着她,虽然已经90高龄但思维并不混乱的她好象也已经猜出了些什么。

老人相信自己的家庭教育,“什么样父母会培养出什么样儿女,我们家的闺女个个都好,花钱、做事都摆在桌面上,因为亲戚邻居都看着呢!”

的确,虽然田文华从进入三鹿到接管三鹿40多年,但在南岗村却没建一个奶站也鲜有以养奶牛为生的奶农。田文华的大姐夫李连玉说:“村干部曾经找过我,让我出面跟田文华商量商量,让三鹿来村里投资,但被我给回绝了。因为她那个人谁找都不行。平时不找她,她都提醒我们别给她找麻烦。”

也许正因如此,村民在谈起三鹿和田文华这位同乡时大多表情淡然。“好,我们也沾不上光;坏,我们也不受影响。”一位村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不会用人的实干家?

“很多什么也不懂的人却进了领导层,而一些重点大学毕业、专业知识强的人才却受到排挤、得不到重用,工资仅几百元。”

固执、自信,为人低调,但有气魄,这是许多老职工对田文华的评价。三鹿集团从村办小厂发展成为中国奶粉业巨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大部分三鹿员工说:“田文华功不可没。”

石家庄街头,很多出租车司机和当地市民,在三鹿出事前只知道三鹿和三鹿奶粉,却不知道田文华是谁。

年产值过百亿、员工4000人的三鹿,甚至低调得没有一套像模像样的家属楼。在三鹿集团总部西侧,8栋八九十年代建设的家属楼集中在路两旁,而三鹿集团一些退休的老厂长、经理就住在这里。

对于三鹿的今天,他们颇感痛心。他们赞赏田文华给三鹿带来的发展,但同时也惋惜田文华毁了50多年的三鹿品牌。

一位不愿署名的三鹿集团员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田文华做事有魄力、稳重、平易近人,是一位实干家。但在用人方面却不敢恭维。该员工甚至怀疑田是否在用人方面另有难处。

“很多什么也不懂的人却进了领导层,而一些重点大学毕业、专业知识强的人才却受到排挤得不到重用,工资仅几百元。”该员工还给本报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曾经有一名能力很强的员工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职去了外地,走时还从厂里带走了许多人。现在在外地发展得非常好。”

田文华的出事对其两个女儿打击很大,但女儿的生活和工作并没有因为母亲受到影响。1月13日,在金融系统工作的田文华的大女儿石利彬表示,在这种时候不愿与本报记者作太多的交流,因为很多事情还要和父亲一起商量,但她电话中明确表示,此前网络上所流传的署名田文华女儿吴晴的博客并非她所为,她说她根本不会上网弄什么博客,偶尔上网也只是给单位做一些表格。而据田文荣说,田文华的二女儿身体长期不好。 (新华网)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4/9533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