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等收入陷阱到底是个什么坑 巴西阿根廷成典型
日期: 2016/06/19 21:18
新闻来源: 腾讯财经

2010年,世界银行将人均GDP在3946—12195美元之间的国家(地区)列为上中等收入国家(地区)。也就是说有50个上中等收入国家(地区)在接受“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考验,其中也包括中国(2010年人均GDP为4430.5美元,首次进入上中等收入区间)。有的国家已经在中等收入陷阱中发展徘徊了数十年,至今无法摆脱,而阿根廷、智利和巴西被公认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这一概念是2006年由世界银行首次提出并使用的。其主要内涵是指,“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总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的上限,一国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


发展经济学认为,当一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3855美元之后,如果经济能继续发展、产业结构能顺利升级,那么该国就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如果在这一阶段应对诸多复杂的技术、经济、社会和政治挑战的方法不当,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的境地,即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特征之一是经济增长缓慢或陷入停滞。经济增长缺乏新动力,即使短时间呈现高增长,也难以持续。据世行数据,阿根廷1963—2008年间有16年人均GDP为负增长。1990—2010年,墨西哥GDP有3年出现负增长。泰国1996年人均GDP就达3000美元,但之后10年徘徊在2000—2500美元。


特征之二是贫富差距悬殊。拉美国家平均城市化率高达75%,部分已超过80%,但因人口过分集中于大城市,导致大量城市贫困人口的产生,演变为大规模的贫民窟。巴西基尼系数最高达0.6,阿根廷达0.5。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基尼系数也都在0.5左右。俄罗斯富人的平均收入是穷人的15倍之多

特征之三是失业率居高不下。高失业率是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表现。陷入国的失业率基本都在10%左右。世行资料显示,阿根廷失业率从1980年的4.5%一路攀升,1995年达到18.8%。巴西失业率从1980年的4.3%上升到2003年的9.7%。菲律宾失业率长期保持在10%左右。

特征之四是金融体系脆弱。墨西哥依靠举债推动工业化,政府债台高筑,导致1994年爆发比索汇率狂跌、股价暴泻的金融危机。巴西靠举债弥补赤字,最终在1999年发生货币危机。阿根廷2001年发生债务危机,数月后总统被迫辞职。1997年,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均是靠外债来维持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顽疾难以消除,最终爆发金融危机。


特征之五是腐败现象严重。政府官员与国际资本勾结,贱卖国有资产,权力寻租大行其道,政府显失公信力。阿根廷在“透明国际”公布的廉政指数排名中,2001年列57位,2005年退到108位。巴西腐败现象严重,包括前总统卢拉都深陷腐败之中。菲律宾2005年被列为亚洲第二大腐败国

特征之六是社会矛盾凸显。阿根廷2001年爆发大规模群众与警察冲突。巴西1980—1990年代经常发生各种规模的全国大罢工。墨西哥街头抗议、罢工甚至哄抢超市的情况时有发生。厄瓜多尔1996—2003年换了5位总统。泰国因国内矛盾激化导致总理他信下台。菲律宾从1996年以来,政权更替频繁,国家处于动荡中。

特征之六是社会矛盾凸显。阿根廷2001年爆发大规模群众与警察冲突。巴西1980—1990年代经常发生各种规模的全国大罢工。墨西哥街头抗议、罢工甚至哄抢超市的情况时有发生。厄瓜多尔1996—2003年换了5位总统。泰国因国内矛盾激化导致总理他信下台。菲律宾从1996年以来,政权更替频繁,国家处于动荡中。

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主要是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依靠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通过扩大出口解决生产过剩问题。而高收入发展阶段,主要是工业发展中后期阶段,由于创造性劳动的发展,使资本积累向智力积累转变,刺激和扩大消费,成为这一阶段可行政策。如果中等收入国家仍然依靠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而不转向智力积累、创新发展,就很容易掉进陷阱

高收入发展阶段,社会保障的完善和保障水平的提高,可以和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但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在经济主要还以重复性劳动、外延扩张为特征的情况下,过早、过快提高社会福利和保障水平,加重了负担。特别是外延经济增长终会受到劳动力、土地、市场等条件限制,当增速下降时,社会福利的刚性支出问题更加突出

在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由于企业重复性外延式迅速扩张,打破了传统农业社会平衡。资本的加速积累,容易造成收入差距扩大。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容易积累社会矛盾。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差距不断加剧的时候,长期积累起来的社会矛盾就会激化,从而导致社会动荡,进而损害经济发展良好环境,最终引发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

总体而言,一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领域内存在经济制度缺陷、发展战略偏差,创新能力不足;社会领域内贫富分化加剧,社会保障不力,社会凝聚力下降;生态领域内空气质量下降,环境破坏严重;政治领域内腐败现象突出,政府更迭频繁,政治分裂加剧。


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是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它们在跨越陷阱时的主要特征包括经济发展快速,居民消费旺盛,创新实力强劲,开放经济活跃,收入差距较小,产业结构合理。值得借鉴的做法包括设法推动产业升级,大力支持科技发展,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切实维护社会公平


编辑:陈近荪,本文基于陈彩娟著《“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教训与我国跨越路径选择》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4/16542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