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8888元一桌全是预制菜?揭开婚宴暴利的遮羞布
日期: 2025/10/26 00:13
新闻来源: 无相商业趋势

假的,全是假的呀

这两天,有个上海的新郎特别愤怒。

他在上海中优城市万豪酒店预定了一场婚宴,总花费高达37.98万元,每桌餐标8888元。

按照传统观念,婚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对于不差钱的都市精英来说,8888标准的酒席承载远不止菜品的水准,更是家庭体面和婚姻质量。

近40万的婚宴,足以看到新郎官的诚意,然而,婚宴开始仅30分钟,问题便接踵而至。

宾客发现“鲜蒸海虾”口感异常粉烂,毫无弹性,明显是经过冷冻复热;白切鸡则带着满盘血水,鸡皮与鸡肉严重分离。

还有菜单上标注的“现炖”德国咸猪手,肉质异常软烂,像是长期存放后复热的产物。

愤怒的新郎博主和酒店方交涉,负责人死活不承认有预制菜。

可当新郎深入后厨拍摄的视频才发现,后厨的橱柜上摆满了各种预制菜包装盒,其中德国咸猪手的包装上明确标注着“加热即食”、“保质期180天”。

菜单上的“鲜活基围虾”则是成本不足三分之一的冷冻熟虾。

还有标着“手工现包”的八宝饭,实为中央厨房预制的半成品,只需微波加热即可出餐。

后厨一屋子的预制菜包装,与菜单上“鲜活现烹”的大字,那叫一个“相映成趣”。

将近38万的婚宴,万豪,就吃这个?

新郎当时就怒了,既然好好沟通解决不了问题,干脆就曝光问题。

三条视频一发,消息很快就火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酒店开始主动找到新郎官:

不是谈和解,而是直接发律师函。

上海中优城市万豪酒店在函中写道“请于收到本函后立即删除所有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恶意评价,并在网络平台上向酒店公开赔礼道歉。”

从最初的“100%没有一个预制菜”的保证,到要求删除“不实言论”并公开道歉。

高端酒宴的婚宴,也守不住预制菜的冲击吗?

越高端 越预制

其实,现在高端酒店使用预制菜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从去年中国饭店协会的数据看,已经有超过70%的酒店引入预制菜。

其中,一线城市高端酒店预制菜的渗透率高达62%,新一线城市为45%,其他城市也在27%左右。

很多人觉得,高端往往意味着菜品质量出众,但事实上,近年来一些高端酒店的餐饮目标已经不是怎么把菜做好,而是怎么控制成本。

根据行业调查,预制菜成本仅为现做菜品的40%-60%,定价8888一桌的婚宴,只要使用5道预制菜,便可轻松节约成本1200-1500元。

这还仅仅是菜品成本,人力成本更不容小觑。

一般而言,五星酒店厨师月薪普遍超过2万元,多养一个厨子就多一笔开销。

而预制菜不仅能降菜的成本,更能降低人的成本——要什么大厨,会热菜,会摆盘就行了。

在预制的加持下,一个大厨完全能当三个大厨用。

所以,越来越多的酒店都把预制菜当成控制成本的“利器”。

有行业数据显示,冷链即热类预制菜占比最高,达45%,如佛跳墙、东坡肉等工艺复杂的菜品常采用此方式。

毕竟想要做好太费时费力了,而且大多数食客都没吃过正宗的佛跳墙,口味好糊弄。

半加工组件类预制菜占比32%,主要包括雕花蔬菜、预制酱汁等,直接省了雕刻师傅。

完全预制菜占比18%,主要用于点心、汤品等品类。

比如酒店里的包子、糯米鸡、南瓜饼等,撕开加热就能吃,小白都会。

2023年中国新闻网有个报道,说杭州的赵先生特意选了市区知名酒店中最高档的5988元宴会套餐,没想到有七成菜品为预制菜,成本仅1196元。

且预制菜都是酒店专供,竞价很便宜。

当然,在和高端客户对接的时候,酒店会有一套自己的保障话术。

什么 “中央厨房预处理”、“低温锁鲜工艺”等,说白了,就是预制。

但目前行业的规则对消费者来说,是很不利的。

2024年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市场上有 53.2%的消费者反对餐厅使用预制菜,65.6%的人认为餐厅应提前告知。然而,现实中78.1%的消费者并未得到任何提示。

而且消费者维权也很困难,因为证据很难固定,后厨作为餐饮企业核心区域,消费者难以进入,像上海这位新郎官冲进去的,毕竟是少数。

暴利,全是暴利

其实近几年的结婚率大家有目共睹,但新人为了结婚,往往又是“孤注一掷”,且不会计较太多。

这就让婚宴成为一个隐形的暴利行业。

一场成本价仅几百元/桌的婚礼酒席,经过包装推销后利润可高200%到1000%。

以上海万豪酒店8888元/桌的婚宴为例,使用一半预制菜,毛利润就能轻松突破5000元,如果全用预制菜,可能只有888是成本……

一场30桌的婚宴,菜品利润轻轻松松就能达到20万元以上。

此外,和婚宴配套的“四大金刚”(摄影、摄像、主持人和化妆师),也是宰新人一刀的大头。

一场婚礼的聘请费用可达3万元,但实际执行人员所得可能还不到一半。

酒店和婚庆公司之所以敢于如此“霸道”,正是抓住了新人“一辈子就一次”“不想破坏喜庆气氛”的心理。

尤其是现在的90后、00后结婚,父母和新人都普遍看重面子,觉得婚礼办不好,以后在同学、亲友面前低了档次。

中国人民大学曾在2023年7-9月开启一项专项调查,结论是:

中国人结婚花费的平均值高达33.04万元,是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万元)的8倍多。

河南某县城女青年张蕊在2023年举办婚礼花了30万元,其中婚庆现场布置花费2.3万元,婚纱礼服2.7万元,酒席占大头达20多万元。

动辄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婚礼花费,让不少年轻人直呼“压力山大”。

这也导致他们在面向婚姻的临门一脚前,唯唯诺诺。

无相君找了一下同期国外发达国家的数据,美国一场婚礼的平均开销为29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1万元)。

以浪漫闻名的法国婚礼,现在平均开销要花16000欧元(约合人民币12万)。

好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人结婚,还不如中国人开销大……这算是一种胜利吗?

曾经有人问萨莉亚的老板正垣泰彦,他的经营理念是什么?

正垣泰彦说:再困顿的父亲领着孩子来这里吃饭,孩子都能吃得开心,爸爸也不会失去尊严。

没错,萨莉亚全是预制菜,但没有客户会怪它,因为它足够良心。

中国的餐饮行业需要更多透明和诚信,而不是在预制菜和暴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国家不及早规范预制菜的标准,不整顿行业不透明的问题,势必会让本就萎靡的结婚率雪上加霜。

婚礼的本质是爱与承诺,而不是商业套路的“深水区”。

这一点,亟需拨乱反正。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0/21334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