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张申童:一场跨越风雨的《余白》之约
日期: 25年09月3期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张申童

当台风尚在沿海徘徊,风声呼啸,作者赵晴女士却因警报频发,被困于新干线列车中,与名古屋遥遥相望。命运的笔锋看似遗憾,却又在此刻留下了恰到好处的“余白”。风终究绕道而行,而诗集《余白》朗诵会,也在名古屋市政资料馆如约而至。虽有作者未能亲临的遗憾,但每一位到场的嘉宾与观众仍全心投入,以诗为媒,共赴一场跨越风雨的心灵相遇。正如台风过境,我们终将抵达晴天。



朗诵会在作家、诗人华纯充满哲思的致辞中拉开序幕。她盛赞《余白》中的文字如中国美学中的“留白”,恰到好处的空白不仅延伸了诗的意境,更拓宽了想象与情感的维度。以少胜多,以虚当实,赋予艺术无尽的意境与想象。这不禁让人想起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描绘的“无我之境向有我之境的推移”。华纯老师称赞赵晴,是如林徽因般温柔而细腻的女性,她热爱生活,会在心中种下宁静的菊花,也懂得接纳残荷缺月的豁达之美。对她而言,人生需要“余白”,而这恰恰是真挚与温情的无限表达。






首篇朗诵由表演艺术家石川带来的《旧书店》。他深情的声音,将旧书店的时间褶皱徐徐展开,那里写满了对往昔的眷恋。店外是尘世的喧嚣,而推开那扇门,便是“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诗意秘境。紧接着,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的优秀演员王旭登台,一首《外婆桥》将观众带回童年记忆。诗中水乡的祖孙、依偎的母女,是岁月静好,也是时光悄逝。有些再见,就是最后一面,但那份爱与陪伴,却一直在。



思绪随诗歌流转,主持人刘佳妮以一首《北京 北京》将我们带回作者的童年故土。那是她成长的城市,一半是充满烟火气的市井,一半是浸润着艺术的殿堂。面对读者对于“深刻”的诘问,诗者坦然回应:人生需要认真,却不必深刻;平静之中,自有力量。学者、社会活动家董红俊朗诵的《献给余光中先生》,将朗诵会推向一个小高潮:一道海峡,半世离殇,日暮乡关何处是?两岸亲缘,纸短情长。此后,专栏作家罗时珍、可爱的小朋友王圣智和黄诗惠也带来了精彩的朗诵,吟咏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和平的呼唤。在童稚的声音里,作者对生命与和平的深思化作祈愿:子弹要飞多久才能变成白鸽?我们祝愿世界永远和平。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花道家山泽理惠借《秋》呼应时节。诗中之秋不是来的清,来的静,来得悲凉的北国的秋,而是“枫叶芦花满钓船,水风清处枕琴眠”的江南古镇。枫林与扁舟交织成秋夜的画布,小船激起的涟漪,像是时光的脚步,缓慢而温柔。邱文萍朗诵的《四叶草》为活动注入暖意:“人生舞台,我们没有真正的谢幕。”或久别重逢,或一见如故,每个人都在诗中照见自己。爱的本质,是被看见。赵晴的母亲、国家一级演员赵肖男女士登台致谢。她以温厚而深情的语调,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深切眷恋与对诗意生活的初心不忘。随后,她朗诵了诗歌《慈悲》中的片段。她的声音既充满慈母般的温暖,又蕴藏着岁月打磨出的坚韧力量,一字一句,叩击心扉,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朗诵会的最后,著名演员顾艳和石川带来了戏剧《雷雨》的选段。在命运的雷声里,在场观众与角色的命运共振,感受着演员和台词带来的舞台张力、旧时代的沉重,以及人性的压抑与挣扎。紧接着,著名歌唱家包金钟的《草原情歌》将大家从无力的风暴中拉出,辽阔的草原生不出狭窄的爱,那份磅礴的深情瞬间安抚了所有人的心灵。掌声雷动,他应大家的热情,又加唱了一首经典的《'O sole mio》(我的太阳)。最后,春平女士献上了贵妃醉酒杨玉环的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美好的事物总是如诗如画,也总显得那么短暂。


朗诵会在大家的欢歌笑语中圆满落幕,我们特别感谢名古屋市政资料馆的铃木先生、花道家渡边玉梅女士,二胡伴奏李德林先生以及所有到场的各位朋友。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1279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