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对媒体宣布,美国将自7月5日起,向贸易伙伴发出通知函,正式告知将实施单边设定的新关税税率。新关税将自8月1日起正式生效,税率区间将从10%至70%不等,涵盖全球近百个贸易对象。这一声明意味着,美国在川普政府推动下,贸易政策即将发生重大转变,也引发全球市场和外交圈高度紧张。
川普:8月1日起,所有国家“开始付钱”
川普向媒体表示,美国财政部将于7月5日起分批发出首批约“10到12封”关税通知函,5天内完成,全部机构邮件预计7月9日前送达,所有主要贸易伙伴将“全部覆盖”。
川普警告称,如果未在7月9日前与美方达成协议,各国将面临高达70%的调整关税。
“他们从8月1日开始付钱,美国将开始收钱。”川普在记者会上强调。
今年4月2日川普曾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对大多数经济体设定10%至50%的关税。但随后在4月9日宣布90天缓冲期,给予各方时间谈判。
而此次公布的新关税政策,、将最高税率从原来的50%上调至70%,显示川普政府强硬贸易路线再升级。
美方:中国、英国、越南暂时豁免
目前,美方表示仅与中国、英国和越南达成初步协议。
中国:美国近期放宽对华出口限制,包括芯片设计软件和乙烷出口许可。Synopsys 和 Cadence 等美企已恢复向中国客户供货,被视为双方贸易降温的积极信号。
越南:川普宣布达成贸易协议,越南普通商品将征收20%关税(低于4月曾威胁的46%),但“转运货物”将面临高达40%的调整关税。与此同时,越南进口美国商品则可享受零关税。
英国:已于5月底签署小范围数字贸易协定,暂时免于更高关税。
部分国家谈判不顺,恐面临高额关税
日本:川普公开批评日本“谈判强硬、被宠坏”,称美方将对日商品征收30%至35%或更高的关税,比4月设定的24%更高。
欧盟:欧盟愿意接受10%的普遍性关税,但希望为药品、酒类、半导体和商用飞机争取豁免。美国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与欧盟的谈判将持续至本周末。
加拿大:加拿大日前宣布取消原计划于今年实施的“数字服务税”,此前该税案曾引发美方不满。双方已重启谈判,并力争在7月中旬前达成协议。
预计约100国将面临最低10%关税
财政部长贝森特指出,预计约有100个贸易伙伴将从下周起面临最低10%的对等关税。他表示,未来几天将是“密集谈判期”,预计将迎来达成协议的高潮。
外界警告:恐引发全球贸易格局调整
市场分析人士担忧,此次大规模、单边设定的关税政策或将引发新一轮全球贸易战,尤其在川普未明确披露适用国家名单及豁免标准的情况下,各国不确定性加剧。
有经济专家指出:“这是自川普在任期后,美国贸易政策最具破坏性的重启信号。”
特朗普:将向多国发函!欧盟、日本、韩国强硬表态
现在距离美方设定的所谓关税谈判截止日期还剩不到一周时间,欧盟、日本、印度等多方都强调了捍卫自身利益的坚定立场
欧盟两手准备 应对与美关税谈判3日,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在华盛顿与美国代表举行会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天表示,在关税问题上欧盟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并“准备好与美国达成一项原则性协议”;但若谈判失败,欧盟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以保护欧洲经济,“所有应对手段都在考虑之中”。
目前,美国对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对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同时,美国正考虑将对欧盟的关税进一步扩大到木材、航空零部件、药品、芯片和关键矿产等领域。
美威胁提高关税 日本强调维护国家利益进行多轮磋商后,日本和美国之间的贸易谈判陷入僵局。7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抱怨日本没有购买足够多的美国汽车和大米等产品,并威胁要提高对日关税。
美国总统 特朗普:我不确定我们是否会和日本达成协议,我对此表示怀疑。他们很强硬,所以我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写封信说“感谢你们,我们知道你们不能做我们所需要的事情。因此,你们将支付30%或35%或者任何我们确定的数字的关税”。
日本首相石破茂2日则回应称,日本将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日本首相 石破茂:我们会竭尽全力维护国家利益。许多国家都与美国有贸易往来,但我必须指出的一点是和其他国家不同,日本是美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国。我们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我们重视的是投资而非关税。我们将继续以此为基础,捍卫国家利益。
在日美贸易谈判中,汽车和农业是主要的难点。汽车产业是日本的核心产业,美国加征25%汽车关税对日本经济影响巨大。另外,农业保护政策是日本执政党自民党的核心政策之一。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1日表示,“日本不会考虑在关税谈判中牺牲农业”。
对美关税谈判 印度划出两大“红线”2日,美国和印度继续就关税问题展开磋商。但消息人士称,双方在农业和乳制品问题上仍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印度要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不愿意降低对美国转基因玉米、大豆、小麦等产品征收的关税。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此前就强调说,农业和乳制品是印美贸易谈判中的两大“红线”。
印度智库“全球贸易研究计划”创始人 阿贾伊·斯里瓦斯塔瓦:在这个问题上,印度态度强硬,因为这对印度来说是个敏感话题。
韩国总统称与美国的关税谈判“非常困难”
韩国总统李在明3日表示,目前,韩国和美国的关税谈判“非常困难”,无法确定能否在7月8日前完成谈判。李在明说,韩美双方都不是十分确定“想要什么”。李在明同时表示,将尽最大努力在7月8日前与美国达成协议,并争取到以韩国国家利益为中心、务实共赢的结果。
欧盟外交官:美欧贸易谈判未取得突破,美威胁征17%的关税
当地时间4日,欧盟外交官表示,欧盟谈判代表未能在美欧贸易谈判中取得突破,相关谈判将持续至周末。欧盟谈判代表表示,若无法达成更广泛的贸易协议,他们希望确保美国暂缓加征关税的期限得以延长。据悉,欧盟的第二轮反制措施规模已从最初的950亿欧元缩减至720亿欧元。
欧盟外交官表示,美国威胁可能会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征收17%的关税。(总台记者 宋亮)
欧洲亿万富豪向特朗普低头 龙头企业已不再支持欧盟强硬路线
随着特朗普设定的7月9日关税大限临近,压力正持续增大——不仅布鲁塞尔感受到压力,整个欧洲企业界也如坐针毡。
梅赛德斯-奔驰(MBGAF)、宝马(BMWKY)和大众汽车(VWAGY)等车企已悄然派遣高管飞赴华盛顿,直接游说美国官员并提出和解方案,试图阻止可能对欧出口商品额外征收的50%关税。路威酩轩(LVMUY)等奢侈品巨头与赛诺菲等制药巨擘纷纷加入,释放出明确信号:欧洲众多龙头企业已不再支持欧盟的强硬路线。
这些企业正私下敦促欧盟尽快达成协议,缩减报复措施规模,包括将波本威士忌等标志性美国产品移出反制关税清单。
促使企业界突然转向和解的原因何在?利润与生存。
欧洲企业在美国市场获利丰厚,且高度依赖美国技术、供应商及研发合作。欧盟最初提出的950亿欧元报复性关税方案,在成员国要求下已缩减近700亿欧元。从医疗器械到烈酒行业的游说团体纷纷警告,对美国实施报复对欧洲企业的伤害可能更甚。
“如果欧盟实施反制,行业将遭受双重打击,”欧洲医疗器械协会CEO Oliver Bisazza坦言。
这种担忧彻底改变了博弈格局,各行业正施压欧盟缓和局势——即便这意味着接受10%的基准关税,并争取医药、半导体和航空等关键行业的豁免。
但欧盟此刻的分裂来得尤为不合时宜。在内需疲软、海外竞争力提升、乌克兰危机后能源成本高企的背景下,美国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布鲁塞尔希望维持统一战线,但成员国已渐失耐心。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公开批评欧盟委员会冗长的决策程序,呼吁效率优先于完美。
路威酩轩集团董事长伯纳德-阿尔诺走得更远——他动用与特朗普的长期私交,亲赴华盛顿推动温和解决方案。其传递的信息很明确:在这场地缘政治博弈中,妥协或许是欧洲最明智的选择。
川普:8月1日起,所有国家“开始付钱”
川普向媒体表示,美国财政部将于7月5日起分批发出首批约“10到12封”关税通知函,5天内完成,全部机构邮件预计7月9日前送达,所有主要贸易伙伴将“全部覆盖”。
川普警告称,如果未在7月9日前与美方达成协议,各国将面临高达70%的调整关税。
“他们从8月1日开始付钱,美国将开始收钱。”川普在记者会上强调。
今年4月2日川普曾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对大多数经济体设定10%至50%的关税。但随后在4月9日宣布90天缓冲期,给予各方时间谈判。
而此次公布的新关税政策,、将最高税率从原来的50%上调至70%,显示川普政府强硬贸易路线再升级。
美方:中国、英国、越南暂时豁免
目前,美方表示仅与中国、英国和越南达成初步协议。
中国:美国近期放宽对华出口限制,包括芯片设计软件和乙烷出口许可。Synopsys 和 Cadence 等美企已恢复向中国客户供货,被视为双方贸易降温的积极信号。
越南:川普宣布达成贸易协议,越南普通商品将征收20%关税(低于4月曾威胁的46%),但“转运货物”将面临高达40%的调整关税。与此同时,越南进口美国商品则可享受零关税。
英国:已于5月底签署小范围数字贸易协定,暂时免于更高关税。
部分国家谈判不顺,恐面临高额关税
日本:川普公开批评日本“谈判强硬、被宠坏”,称美方将对日商品征收30%至35%或更高的关税,比4月设定的24%更高。
欧盟:欧盟愿意接受10%的普遍性关税,但希望为药品、酒类、半导体和商用飞机争取豁免。美国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与欧盟的谈判将持续至本周末。
加拿大:加拿大日前宣布取消原计划于今年实施的“数字服务税”,此前该税案曾引发美方不满。双方已重启谈判,并力争在7月中旬前达成协议。
预计约100国将面临最低10%关税
财政部长贝森特指出,预计约有100个贸易伙伴将从下周起面临最低10%的对等关税。他表示,未来几天将是“密集谈判期”,预计将迎来达成协议的高潮。
外界警告:恐引发全球贸易格局调整
市场分析人士担忧,此次大规模、单边设定的关税政策或将引发新一轮全球贸易战,尤其在川普未明确披露适用国家名单及豁免标准的情况下,各国不确定性加剧。
有经济专家指出:“这是自川普在任期后,美国贸易政策最具破坏性的重启信号。”
特朗普:将向多国发函!欧盟、日本、韩国强硬表态
现在距离美方设定的所谓关税谈判截止日期还剩不到一周时间,欧盟、日本、印度等多方都强调了捍卫自身利益的坚定立场
欧盟两手准备 应对与美关税谈判3日,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在华盛顿与美国代表举行会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天表示,在关税问题上欧盟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并“准备好与美国达成一项原则性协议”;但若谈判失败,欧盟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以保护欧洲经济,“所有应对手段都在考虑之中”。
目前,美国对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对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同时,美国正考虑将对欧盟的关税进一步扩大到木材、航空零部件、药品、芯片和关键矿产等领域。
美威胁提高关税 日本强调维护国家利益进行多轮磋商后,日本和美国之间的贸易谈判陷入僵局。7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抱怨日本没有购买足够多的美国汽车和大米等产品,并威胁要提高对日关税。
美国总统 特朗普:我不确定我们是否会和日本达成协议,我对此表示怀疑。他们很强硬,所以我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写封信说“感谢你们,我们知道你们不能做我们所需要的事情。因此,你们将支付30%或35%或者任何我们确定的数字的关税”。
日本首相石破茂2日则回应称,日本将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日本首相 石破茂:我们会竭尽全力维护国家利益。许多国家都与美国有贸易往来,但我必须指出的一点是和其他国家不同,日本是美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国。我们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我们重视的是投资而非关税。我们将继续以此为基础,捍卫国家利益。
在日美贸易谈判中,汽车和农业是主要的难点。汽车产业是日本的核心产业,美国加征25%汽车关税对日本经济影响巨大。另外,农业保护政策是日本执政党自民党的核心政策之一。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1日表示,“日本不会考虑在关税谈判中牺牲农业”。
对美关税谈判 印度划出两大“红线”2日,美国和印度继续就关税问题展开磋商。但消息人士称,双方在农业和乳制品问题上仍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印度要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不愿意降低对美国转基因玉米、大豆、小麦等产品征收的关税。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此前就强调说,农业和乳制品是印美贸易谈判中的两大“红线”。
印度智库“全球贸易研究计划”创始人 阿贾伊·斯里瓦斯塔瓦:在这个问题上,印度态度强硬,因为这对印度来说是个敏感话题。
韩国总统称与美国的关税谈判“非常困难”
韩国总统李在明3日表示,目前,韩国和美国的关税谈判“非常困难”,无法确定能否在7月8日前完成谈判。李在明说,韩美双方都不是十分确定“想要什么”。李在明同时表示,将尽最大努力在7月8日前与美国达成协议,并争取到以韩国国家利益为中心、务实共赢的结果。
欧盟外交官:美欧贸易谈判未取得突破,美威胁征17%的关税
当地时间4日,欧盟外交官表示,欧盟谈判代表未能在美欧贸易谈判中取得突破,相关谈判将持续至周末。欧盟谈判代表表示,若无法达成更广泛的贸易协议,他们希望确保美国暂缓加征关税的期限得以延长。据悉,欧盟的第二轮反制措施规模已从最初的950亿欧元缩减至720亿欧元。
欧盟外交官表示,美国威胁可能会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征收17%的关税。(总台记者 宋亮)
欧洲亿万富豪向特朗普低头 龙头企业已不再支持欧盟强硬路线
随着特朗普设定的7月9日关税大限临近,压力正持续增大——不仅布鲁塞尔感受到压力,整个欧洲企业界也如坐针毡。
梅赛德斯-奔驰(MBGAF)、宝马(BMWKY)和大众汽车(VWAGY)等车企已悄然派遣高管飞赴华盛顿,直接游说美国官员并提出和解方案,试图阻止可能对欧出口商品额外征收的50%关税。路威酩轩(LVMUY)等奢侈品巨头与赛诺菲等制药巨擘纷纷加入,释放出明确信号:欧洲众多龙头企业已不再支持欧盟的强硬路线。
这些企业正私下敦促欧盟尽快达成协议,缩减报复措施规模,包括将波本威士忌等标志性美国产品移出反制关税清单。
促使企业界突然转向和解的原因何在?利润与生存。
欧洲企业在美国市场获利丰厚,且高度依赖美国技术、供应商及研发合作。欧盟最初提出的950亿欧元报复性关税方案,在成员国要求下已缩减近700亿欧元。从医疗器械到烈酒行业的游说团体纷纷警告,对美国实施报复对欧洲企业的伤害可能更甚。
“如果欧盟实施反制,行业将遭受双重打击,”欧洲医疗器械协会CEO Oliver Bisazza坦言。
这种担忧彻底改变了博弈格局,各行业正施压欧盟缓和局势——即便这意味着接受10%的基准关税,并争取医药、半导体和航空等关键行业的豁免。
但欧盟此刻的分裂来得尤为不合时宜。在内需疲软、海外竞争力提升、乌克兰危机后能源成本高企的背景下,美国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布鲁塞尔希望维持统一战线,但成员国已渐失耐心。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公开批评欧盟委员会冗长的决策程序,呼吁效率优先于完美。
路威酩轩集团董事长伯纳德-阿尔诺走得更远——他动用与特朗普的长期私交,亲赴华盛顿推动温和解决方案。其传递的信息很明确:在这场地缘政治博弈中,妥协或许是欧洲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