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潮新闻
“你这一看就是AI写的。”4月中旬,这样一条评论出现在了网文作者妩梵连载文章的评论区内。
作为入行多年的网文作者,妩梵已对各种评论司空见惯,但这条评论却让她如鲠在喉。“你可以评价我的文风文采,也可以直接点出某些语病。但‘空口鉴AI’让我无法接受。”随后,妩梵在评论区与这位读者对峙,让其拿出相应的证据,最后以这位读者道歉告终。
这两年,AI开始卷入网文圈,编辑、作者、读者与AI之间陷入了一种似乎彼此对立却又难以言说怪圈。不止一个网文作者向记者感慨,当一个网文作者需要证明自己没用AI,困难是巨大的。
AI卷入网文圈
虽已过去多日,妩梵提起此事仍心有愤懑。
“我最初看到这个评论,是半夜两点,说我用AI写文章,不仅是对我职业也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我无法忍受。当天我彻夜未眠,一直想让对方澄清事实。”妩梵说。
妩梵的评论区内,有催更有探讨,绝大多数是比较平和的话语,妩梵有时也会与读者相互聊天,基本上不会删除评论。
“这本书是我第一次写现代言情,个别部分可能语感不是很好,很多读者的批评意见我都在认真听取。但一本书的文风、句法等,不可能让每一个读者满意,不能因为我写文章比较喜欢用短句,就说我用AI写作。”妩梵觉得,自己虽不是很出名,但这句话对作者来说伤害太大。
妩梵说,目前AI创作与真正有风格的作者相比,差别还是挺大的。但如果作者的文风跟AI的文风比较接近的话,就会陷入难以自证清白的陷阱之中。
不过,AI网文越来越多已成不争的事实。网文作者“花生财”告诉记者,不少读者、作者已对于AI网文有了明显的体感。不少看文的小程序上好多AI文,这些AI文大多是短篇,篇幅较长的网文使用AI的还很少。
作为网络文学平台的编辑,“悠米悠米这是悠米”这两年真切地感受到了AI对于网文的入侵,且不胜其烦。
春节复工过后,悠米在后台就不断收到AI稿子,她疑问“是卖AI软件的上班了,还是AI工作室上班了啊”,怎么一眼看过去全是AI文。
“还有作者跟我吹嘘半天,自己最近有什么感悟,窥察到了什么市场动向,结果稿子过来却是AI文,还问我感觉怎么样?”悠米告诉记者,一些作者被发现后,还与编辑探讨怎么才能没有AI味。一边说,悠米一边摇头。
不过,也有编辑向记者表示,有作者对可能会出现的“鉴AI”风暴感到忧虑,不愿意看到作者陷入自证的漩涡,“一个作者没有使用AI,单机码字,无法自证却被恶意鉴定AI怎么办。”
网文作者冯彦秋觉得,写网文很多时候是靠灵感,灵感可能来自生活中的小事、故事或者看到的文化元素。比如一位作者写了个穿越到古代的拯救国家的故事,灵感可能来自他最近看的历史书或者电影。但别人如果说他抄袭别人的设定或者用AI写文,他就很难证明。灵感这东西,有时候根本没法证明是自己想的。
悠米告诉记者,作者被怀疑的时候,一般可以出示作家助手的码字截图或者文档编辑时间的照片等证据。平台一般不禁止作者使用AI,只是需要正确使用AI。
AI写文到了什么地步?
社交平台上,同时充斥着对于AI文章的追捧与控诉。有的在宣传“AI写作保姆级教程”,有的在传授“AI文鉴定大法”,还有的网友感叹“网文市场快被AI文搞臭了”等。
在“我用Deepseek写的一篇女频穿越架空文成功过签”的评论区里,数百位网友“举手”表示想要教程和资料,希望在AI的帮助下走一条捷径,在网文市场掘到一桶金。
事实上,AI工具在网文界曾一度被推崇。阅文集团曾在成都宣布推出行业首个AIGC写作辅助大模型“阅文妙笔”,这项AI技术可以迅速生成网文世界观、角色设定、情景描写、打斗描写等内容。去年因AI版权问题而饱受争议的番茄小说,也上线了AI工具箱,为作者提供“开书灵感”“卡文锦囊”“AI扩写”“AI续写”等AI功能。但这些技术大多是利用AI的工具属性,来为作者提供灵感等助力。
2023年末,网文作者“爱潜水的乌贼”告诉记者,他曾利用AI帮自己的小说取配角名字,而且很好用。彼时,他还觉得AI比较有限,AI写文的时代还有些远。
2024年3月,王峰团队在上海发布了国内首部人工智能长篇小说《天命使徒》,这部篇幅达百万字的作品,AI贡献量高达70%,由此受到广泛关注。有网友评价,虽然这部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但推进方式是议论式的,缺乏必要的文学质感,显得有些“水”。
4月18日,网文作者跳舞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AI还不是特别强,“我们曾经做过实验,把一篇小说的第一至十章喂给AI,让其写出第十一章,它并不能做到。AI工具更像是快餐,只能打60分,无功无过,谈不上特别惊艳。不过长远来看,未来有可能做到快速写一篇完美的长篇小说,但这个时间应该还不会很快到来。”
悠米总结,现在网文圈使用AI写稿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很直接的AI文,就是一段指令给到Deepseek或其他AI软件,然后直接生成内容。有的甚至还残留着指令或是AI常用的符号等。
另外一种是所使用的大模型进行过迭代与专门训练,生成的内容比较接近网文的套路,但依然有比较明显的AI味。总的来说,目前还是第一种情况更多。
一般而言,网文平台的编辑遇见这种文章,都是直接驳回。悠米说,如果是认识或者有联系方式的作者,出于尊重,还是会问一下“有没有使用AI”。当然,所有作者都说没有用,编辑有时候也无法进行反证,但文章内容水、质量差,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不过,也有人对AI的发展速度感到惊讶。网文作家牛凳曾用“简直逆天”来形容他对DeepSeek的第一印象,“推理清晰、语法自然”,与ChatGPT常有的翻译腔不同,这款本土AI软件对中文语境有着天生的适配性。
多位网文编辑提到,这些由AI生成的网文,乍一看似乎描写得很细致,甚至用词用语很讲究,但细读就会发现,“AI味”很重,“就像把自己知道的华丽辞藻都用上的感觉,硬生生拼在一起,很生硬。”
作家该如何与AI共处?
跳舞直言,AI会发展得越来越迅速,总有一天能取代一些作者。但在此之前,作者还是应该做好自己。
“AI出现之前,大家就开始写作了。AI出现之后,大家也不会停止写作。创作的过程,是一位作者最有成就感的地方,AI会剥夺这部分感觉。目前,不少作者都像我一样,坚持不使用AI进行网文创作。”花生财告诉记者。
2月17日晚,晋江文学城站长iceheart在碧水江汀论坛发布了《关于AI辅助写作使用、判定的试行公告》,这是晋江关于AI辅助网文创作方面的首个官方表态。
站方认为AI写作辅助还是新生事物,学术探讨不充分,法律规定不完善,因此暂时把它放到与原创违规相似的事件去规范。“让AI在提升效率领域发挥作用,又不影响人作为写作主体的原创性,我们暂定文字型辅助-校对级别、创意型辅助-要素级别、创意型辅助-粗纲级别,可以使用AI,超过这三种范围情况的,已经开始影响原创性了,因此不可以使用AI。”
站长iceheart表示,如果作者是在允许范围内用过AI软件,可提供自己与AI的聊天记录及输入AI前的最后一版稿以及AI输出的第一版稿来自证。“完全没有用过AI软件,根本没有聊天记录但又被软件判定是AI写作的作者,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发上来大家一起继续探讨,同时先运行一段时间看看有没有技术上的进步再说了。毕竟我曾向Deepseek提交过一首完全原创的诗,Deepseek用四种算法向我证明是AI写的。”
同时,站方公布了处罚规则,如果作品存在超出允许范围的AI辅助写作情形,处以锁章、黄牌一个月、永久禁榜(含人工榜和自然榜),如问题作品为V文(指的是“VIP文”),同步退还问题章节所有订阅,且该章节至少需回退至用过AI前的原始稿件才可以解锁。
在妩梵看来,文学是人学,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个性,真正的好作家是AI永远取代不了的。除非AI能变成一个真正的人,除非AI能拥有一个有趣且有见识、有深度的灵魂。
“写文章的门槛是最低的,谁都可以写,但写好很难。比如小说或情感性较强的文章,是需要打动人心的,是需要感情投入和阅历的,而AI只是在用前人的东西而已。”妩梵说,自己面对AI并没有危机感,只是觉得可以把它当成查资料的工具。
花生财认为,从长远来看网文作者仍然要学习AI工具的使用方法来适应时代发展与行业变化。
“但对于网文作者来说,对世间万物深刻的洞察以及打破常规的想象力依旧是最大的优势,因此网文作者的最终目标仍旧是深耕人类叙事的不可替代性,成为AI无法超越的作者。”花生财说。
“你这一看就是AI写的。”4月中旬,这样一条评论出现在了网文作者妩梵连载文章的评论区内。
作为入行多年的网文作者,妩梵已对各种评论司空见惯,但这条评论却让她如鲠在喉。“你可以评价我的文风文采,也可以直接点出某些语病。但‘空口鉴AI’让我无法接受。”随后,妩梵在评论区与这位读者对峙,让其拿出相应的证据,最后以这位读者道歉告终。
这两年,AI开始卷入网文圈,编辑、作者、读者与AI之间陷入了一种似乎彼此对立却又难以言说怪圈。不止一个网文作者向记者感慨,当一个网文作者需要证明自己没用AI,困难是巨大的。
AI卷入网文圈
虽已过去多日,妩梵提起此事仍心有愤懑。
“我最初看到这个评论,是半夜两点,说我用AI写文章,不仅是对我职业也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我无法忍受。当天我彻夜未眠,一直想让对方澄清事实。”妩梵说。
妩梵的评论区内,有催更有探讨,绝大多数是比较平和的话语,妩梵有时也会与读者相互聊天,基本上不会删除评论。
“这本书是我第一次写现代言情,个别部分可能语感不是很好,很多读者的批评意见我都在认真听取。但一本书的文风、句法等,不可能让每一个读者满意,不能因为我写文章比较喜欢用短句,就说我用AI写作。”妩梵觉得,自己虽不是很出名,但这句话对作者来说伤害太大。
妩梵说,目前AI创作与真正有风格的作者相比,差别还是挺大的。但如果作者的文风跟AI的文风比较接近的话,就会陷入难以自证清白的陷阱之中。
不过,AI网文越来越多已成不争的事实。网文作者“花生财”告诉记者,不少读者、作者已对于AI网文有了明显的体感。不少看文的小程序上好多AI文,这些AI文大多是短篇,篇幅较长的网文使用AI的还很少。
作为网络文学平台的编辑,“悠米悠米这是悠米”这两年真切地感受到了AI对于网文的入侵,且不胜其烦。
春节复工过后,悠米在后台就不断收到AI稿子,她疑问“是卖AI软件的上班了,还是AI工作室上班了啊”,怎么一眼看过去全是AI文。
“还有作者跟我吹嘘半天,自己最近有什么感悟,窥察到了什么市场动向,结果稿子过来却是AI文,还问我感觉怎么样?”悠米告诉记者,一些作者被发现后,还与编辑探讨怎么才能没有AI味。一边说,悠米一边摇头。
不过,也有编辑向记者表示,有作者对可能会出现的“鉴AI”风暴感到忧虑,不愿意看到作者陷入自证的漩涡,“一个作者没有使用AI,单机码字,无法自证却被恶意鉴定AI怎么办。”
网文作者冯彦秋觉得,写网文很多时候是靠灵感,灵感可能来自生活中的小事、故事或者看到的文化元素。比如一位作者写了个穿越到古代的拯救国家的故事,灵感可能来自他最近看的历史书或者电影。但别人如果说他抄袭别人的设定或者用AI写文,他就很难证明。灵感这东西,有时候根本没法证明是自己想的。
悠米告诉记者,作者被怀疑的时候,一般可以出示作家助手的码字截图或者文档编辑时间的照片等证据。平台一般不禁止作者使用AI,只是需要正确使用AI。
AI写文到了什么地步?
社交平台上,同时充斥着对于AI文章的追捧与控诉。有的在宣传“AI写作保姆级教程”,有的在传授“AI文鉴定大法”,还有的网友感叹“网文市场快被AI文搞臭了”等。
在“我用Deepseek写的一篇女频穿越架空文成功过签”的评论区里,数百位网友“举手”表示想要教程和资料,希望在AI的帮助下走一条捷径,在网文市场掘到一桶金。
事实上,AI工具在网文界曾一度被推崇。阅文集团曾在成都宣布推出行业首个AIGC写作辅助大模型“阅文妙笔”,这项AI技术可以迅速生成网文世界观、角色设定、情景描写、打斗描写等内容。去年因AI版权问题而饱受争议的番茄小说,也上线了AI工具箱,为作者提供“开书灵感”“卡文锦囊”“AI扩写”“AI续写”等AI功能。但这些技术大多是利用AI的工具属性,来为作者提供灵感等助力。
2023年末,网文作者“爱潜水的乌贼”告诉记者,他曾利用AI帮自己的小说取配角名字,而且很好用。彼时,他还觉得AI比较有限,AI写文的时代还有些远。
2024年3月,王峰团队在上海发布了国内首部人工智能长篇小说《天命使徒》,这部篇幅达百万字的作品,AI贡献量高达70%,由此受到广泛关注。有网友评价,虽然这部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但推进方式是议论式的,缺乏必要的文学质感,显得有些“水”。
4月18日,网文作者跳舞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AI还不是特别强,“我们曾经做过实验,把一篇小说的第一至十章喂给AI,让其写出第十一章,它并不能做到。AI工具更像是快餐,只能打60分,无功无过,谈不上特别惊艳。不过长远来看,未来有可能做到快速写一篇完美的长篇小说,但这个时间应该还不会很快到来。”
悠米总结,现在网文圈使用AI写稿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很直接的AI文,就是一段指令给到Deepseek或其他AI软件,然后直接生成内容。有的甚至还残留着指令或是AI常用的符号等。
另外一种是所使用的大模型进行过迭代与专门训练,生成的内容比较接近网文的套路,但依然有比较明显的AI味。总的来说,目前还是第一种情况更多。
一般而言,网文平台的编辑遇见这种文章,都是直接驳回。悠米说,如果是认识或者有联系方式的作者,出于尊重,还是会问一下“有没有使用AI”。当然,所有作者都说没有用,编辑有时候也无法进行反证,但文章内容水、质量差,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不过,也有人对AI的发展速度感到惊讶。网文作家牛凳曾用“简直逆天”来形容他对DeepSeek的第一印象,“推理清晰、语法自然”,与ChatGPT常有的翻译腔不同,这款本土AI软件对中文语境有着天生的适配性。
多位网文编辑提到,这些由AI生成的网文,乍一看似乎描写得很细致,甚至用词用语很讲究,但细读就会发现,“AI味”很重,“就像把自己知道的华丽辞藻都用上的感觉,硬生生拼在一起,很生硬。”
作家该如何与AI共处?
跳舞直言,AI会发展得越来越迅速,总有一天能取代一些作者。但在此之前,作者还是应该做好自己。
“AI出现之前,大家就开始写作了。AI出现之后,大家也不会停止写作。创作的过程,是一位作者最有成就感的地方,AI会剥夺这部分感觉。目前,不少作者都像我一样,坚持不使用AI进行网文创作。”花生财告诉记者。
2月17日晚,晋江文学城站长iceheart在碧水江汀论坛发布了《关于AI辅助写作使用、判定的试行公告》,这是晋江关于AI辅助网文创作方面的首个官方表态。
站方认为AI写作辅助还是新生事物,学术探讨不充分,法律规定不完善,因此暂时把它放到与原创违规相似的事件去规范。“让AI在提升效率领域发挥作用,又不影响人作为写作主体的原创性,我们暂定文字型辅助-校对级别、创意型辅助-要素级别、创意型辅助-粗纲级别,可以使用AI,超过这三种范围情况的,已经开始影响原创性了,因此不可以使用AI。”
站长iceheart表示,如果作者是在允许范围内用过AI软件,可提供自己与AI的聊天记录及输入AI前的最后一版稿以及AI输出的第一版稿来自证。“完全没有用过AI软件,根本没有聊天记录但又被软件判定是AI写作的作者,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发上来大家一起继续探讨,同时先运行一段时间看看有没有技术上的进步再说了。毕竟我曾向Deepseek提交过一首完全原创的诗,Deepseek用四种算法向我证明是AI写的。”
同时,站方公布了处罚规则,如果作品存在超出允许范围的AI辅助写作情形,处以锁章、黄牌一个月、永久禁榜(含人工榜和自然榜),如问题作品为V文(指的是“VIP文”),同步退还问题章节所有订阅,且该章节至少需回退至用过AI前的原始稿件才可以解锁。
在妩梵看来,文学是人学,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个性,真正的好作家是AI永远取代不了的。除非AI能变成一个真正的人,除非AI能拥有一个有趣且有见识、有深度的灵魂。
“写文章的门槛是最低的,谁都可以写,但写好很难。比如小说或情感性较强的文章,是需要打动人心的,是需要感情投入和阅历的,而AI只是在用前人的东西而已。”妩梵说,自己面对AI并没有危机感,只是觉得可以把它当成查资料的工具。
花生财认为,从长远来看网文作者仍然要学习AI工具的使用方法来适应时代发展与行业变化。
“但对于网文作者来说,对世间万物深刻的洞察以及打破常规的想象力依旧是最大的优势,因此网文作者的最终目标仍旧是深耕人类叙事的不可替代性,成为AI无法超越的作者。”花生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