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杨永琚:先生一言 励我前行——忆张仃先生
日期: 2025/04/19 15:05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画坛琐忆  杨永琚(旅日画家)

张仃先生的艺术历程,闪耀着光芒,照亮了现代中国画坛。

曾作为主要设计者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新中国第一批邮票,共青团团徽、团旗,甚至是天安门两侧的标语,都凝结着张仃先生的心血。

五十年代赴法国访问结识艺术大师毕加索,回国后创作了一批现代风的作品。

七十年代带领中央工艺美院师生为北京首都机场创作的壁画群,轰动全国。



张仃先生

张仃先生兴趣多样,艺术路子宽,漫画,装饰画,中国画等各方面都有建树,皆有突出的成就。他将西方现代绘画与中国民间艺术巧妙结合,创造出国内外广大观众所喜爱的作品,开拓了一条中国画的新路。用他的话说,"毕加索加城皇庙"。



杨永琚和张仃先生

张仃先生在中国画发展的探讨中,以敏锐的艺术思想和深厚的艺术修养结合艺术实践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而总结出来一系列的理论,以理论创新的思考推动艺术创作的超越。到各地写生,并对民间艺术品进行收集。所作的焦墨山水创出了中国画的新格局,引起全国美术界的关注。当时全国美术界掀起的“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新之风无不受到他的学术思想影响。他的艺术思想和实践在现代中国画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起到重要作用。



在张仃先生家

八十年代初张仃先生被任命为院长。他学识丰富,中西兼通、又重视民间艺术,将西方的现代艺术与东方的乡土艺术结合,嫁接乳化,以大美术的观念,带动师生创作和研究,作出新成果。迅速将学院带入一个发展的新时代,为探索和创建只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新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重要开拓者。

张仃先生的艺术思想,影响一批学生,有些学生已经在国际画坛取得成绩,名声显著,刘绍荟是其中之一。我与刘绍荟是在桂林共同为艺术奋斗的好友,我来日本不久便找机会办绍荟来日,在东京一家画廊举办画展。画展期间绍荟兄介绍定居日本的张仃的女儿乔乔与我认识。1992年我去北京参加北京国际拍卖会,乔乔让我带信给她的父亲,我第一次到北京张仃先生家作客。



张仃和毕加索

先生体形不高,很有风度,须发虽已全白,但气色很好。手上拿着着烟斗,谈话饶有风趣,一身艺术家气质。书架上摆满民间工艺术品及农村土制品,书房正中挂着一幅李可染题书“它山画室”的横幅,我知道先生雅号"它山",出自于诗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张仃先生见我全神观赏李可染题书,便和我谈起和李可染相处的往事。话语间张仃先生流露出对好友李可染的赞许与怀念,更增加我对先生的敬意!50年代初张仃先生曾与李可染到南方写生,交谊很深。李可染的积墨山水与张仃的焦墨山水各有特色,两位都是在传统功夫上找到突破脱出点,独辟蹊径,成就卓著的大师。



张仃焦墨山水 图片源自网络

张仃先生还说到他的学生中,丁绍光、刘绍荟等都很优秀。说刘绍荟绘画基本功扎实,艺术修养全面,在学期间已才华出众。

我拿了些在日本出版的山水画片给张仃先生指教,先生说:“山水画有灵气,画得很好,怎么以前没有听说过你呢。”好像相识恨晚的语气,给我大加鼓励。我知道自己的艺术还差得远,可是先生的话支持我沿着艺术的路上执着前行。



张仃先生(中)、吴甲丰先生(左)

与张仃先生谈话间,吴甲丰先生来访,由张仃先生介绍,我得以认识吴甲丰先生。吴甲丰的名字我早巳有闻,是中国久负盛名的西方美术史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美术理论导师。著作丰厚,有《印象派的再认识》、《画廊中的思考》、《论西方写实绘画》、《对西方艺术的再认识》等出版发行。吴甲丰先生赠我《论西方写实绘画》一书,并用毛笔签名,留下很好的纪念。这全托张仃先生的福,感恩於心。



张仃先生题字

1994年荣宝斋为我出版画集,我请张仃先生题字,先生慷慨答应,以篆书题“杨永琚画集”。每当拿着自己的画集,看到先生的书迹,便想起与先生见面的时刻。



张仃焦墨山水(图片来自网络)

张仃(1917年05月19日—2010年02月21日),男,号它山,辽宁黑山人;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漫画家、壁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1932年入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学习,参加抗日救亡漫画宣传活动,入延安到鲁迅文学艺术院任教。1949年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曾担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壁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黄宾虹研究会会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院长、《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顾问等职务。



本文作者简介:

杨 永琚 (1946 年生于中国广西)
旅日中国画家

1972年赴京拜王雪涛先生为师。

多次入选中国全国美展,曾获广西美展一等奖。于世界各地举办个展及参加团体展五十余次,获(1998)日本总理大臣奖。多次应邀出访美国及欧洲各国讲学、交流,(2016)塔吉克斯坦大总统拉赫蒙亲手授予国际和平艺术家奖章。

受邀为日本名刹长野善光寺创作《桂林之雨》等巨幅障壁画以及1992年曾与日本近代画坛巨匠东山魁夷同场展览,而受到日本画坛关注。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日中国际美术协会会长、海外王雪涛研究会会长、(NPO法人)日本国际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西北大学中国画研究会艺术顾问、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出版个人画集多部,简历编入"中国美术年鉴"、"日本美术年鉴"等。

作品被中国华侨博物馆,深圳、桂林等地博物馆、美术馆以及日本著名寺院、政府行政楼、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1103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