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官方数据,2024年中国经济在出口增长和刺激措施的推动下实现了政府给定的5%增长目标。但经济发展整体不均衡的问题依旧严峻:出口强劲的同时,内需仍显疲软。专家们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将迎来更加复杂的挑战。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0%,达到政府设定的“5%左右”增长目标。尽管经济增速超出市场预期,但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成绩背后暗藏结构性问题,同时未来的不确定性正在上升。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4%,显著高于此前预期的5.0%。其中,工业产值和出口表现亮眼,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国内消费和房地产市场依旧疲软,拖累了整体经济复苏的步伐。
中国当前的经济难题是多方面的。中国人资产的绝大部分都同房地产有关,但多家大型房地产开放商相继倒闭,引发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而随着房地产价格不断下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消费降级”,宁愿把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为了提振经济,北京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去年第四季度也因此实现了5.4%的超预期经济增幅。路透社分析了中国最新统计数据后指出,中国 12 月份的数据凸显了拥有万亿美元贸易顺差的中国在供给侧方面的实力,但同时也暴露内需的疲软。通货紧缩导致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但也加剧了其他国家同中国的贸易冲突风险,而与此同时,价格下跌却导致了企业利润下滑和工人收入减少。
在北京经营一家自动化服务公司高管安德鲁·王(Andrew Wang)表示,去年他的收入减少了16%,并不得不采取裁员措施,而且预计今年还需要再次裁员。他对路透社表示:“官方公布的经济数据与大多数人的感受不同。”他预计今年的情况就像一部提升了难度的跑步机:“不想原地踏步,就得加快脚步。”
25岁的北京投资银行家张家琪(音)也表示,她感觉2024年是一次经济滑坡,因为她连续经历了两次降薪,减幅总计达到30%,她已经减少了购买衣服和外出就餐的次数。她说,比她更惨的是,七八名同事失去了工作:“公司里不安情绪很普遍,我也随时准备离开,只是现在没有地方去。”
“2025年难有起色”
中国政府出台的提振措施主要聚焦未来产业,以减少该国在高科技领域对外国的依赖,并提升中国应对美国各类制裁和限制措施的能力。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北京为今年准备的大部分额外刺激措施继续流向工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而非家庭消费,可能会加剧产能过剩,削弱消费,并增加通缩压力。
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部主管普拉萨德(Eswar Prasad)对路透社:“在经济继续面临疲软的国内需求、持续的通缩压力以及疲软的房地产和股市的情况下,中国能够精确达成2024年5%的增长目标似乎值得怀疑。而展望未来,中国不仅要面临重大国内挑战,还将面临更加敌对的外部环境。”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首席经济学家曾林(Max Zenglein)也对德新社表示:“很难指望中国经济在2025年会有大的起色。 毕竟,特朗普在经贸问题上的对华立场相比会比拜登政府更加强硬。”
早在去年12月,候任总统特朗普就已宣布,宣誓就职的第一天,他就会对中国产品增收10%的关税。这无疑会使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出口面临更大的困境。而如果中国采取反制措施,那么特朗普第一次总统任内的中美贸易战将不可避免地再一次上演。而同2018年不同的是,2.0版的中美贸易战中,中国的处境将更加艰难,因为北京还需同时应对国内的房地产、巨额地方债务以及内需疲软等问题。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0%,达到政府设定的“5%左右”增长目标。尽管经济增速超出市场预期,但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成绩背后暗藏结构性问题,同时未来的不确定性正在上升。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4%,显著高于此前预期的5.0%。其中,工业产值和出口表现亮眼,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国内消费和房地产市场依旧疲软,拖累了整体经济复苏的步伐。
中国当前的经济难题是多方面的。中国人资产的绝大部分都同房地产有关,但多家大型房地产开放商相继倒闭,引发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而随着房地产价格不断下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消费降级”,宁愿把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为了提振经济,北京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去年第四季度也因此实现了5.4%的超预期经济增幅。路透社分析了中国最新统计数据后指出,中国 12 月份的数据凸显了拥有万亿美元贸易顺差的中国在供给侧方面的实力,但同时也暴露内需的疲软。通货紧缩导致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但也加剧了其他国家同中国的贸易冲突风险,而与此同时,价格下跌却导致了企业利润下滑和工人收入减少。
在北京经营一家自动化服务公司高管安德鲁·王(Andrew Wang)表示,去年他的收入减少了16%,并不得不采取裁员措施,而且预计今年还需要再次裁员。他对路透社表示:“官方公布的经济数据与大多数人的感受不同。”他预计今年的情况就像一部提升了难度的跑步机:“不想原地踏步,就得加快脚步。”
25岁的北京投资银行家张家琪(音)也表示,她感觉2024年是一次经济滑坡,因为她连续经历了两次降薪,减幅总计达到30%,她已经减少了购买衣服和外出就餐的次数。她说,比她更惨的是,七八名同事失去了工作:“公司里不安情绪很普遍,我也随时准备离开,只是现在没有地方去。”
“2025年难有起色”
中国政府出台的提振措施主要聚焦未来产业,以减少该国在高科技领域对外国的依赖,并提升中国应对美国各类制裁和限制措施的能力。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北京为今年准备的大部分额外刺激措施继续流向工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而非家庭消费,可能会加剧产能过剩,削弱消费,并增加通缩压力。
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部主管普拉萨德(Eswar Prasad)对路透社:“在经济继续面临疲软的国内需求、持续的通缩压力以及疲软的房地产和股市的情况下,中国能够精确达成2024年5%的增长目标似乎值得怀疑。而展望未来,中国不仅要面临重大国内挑战,还将面临更加敌对的外部环境。”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首席经济学家曾林(Max Zenglein)也对德新社表示:“很难指望中国经济在2025年会有大的起色。 毕竟,特朗普在经贸问题上的对华立场相比会比拜登政府更加强硬。”
早在去年12月,候任总统特朗普就已宣布,宣誓就职的第一天,他就会对中国产品增收10%的关税。这无疑会使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出口面临更大的困境。而如果中国采取反制措施,那么特朗普第一次总统任内的中美贸易战将不可避免地再一次上演。而同2018年不同的是,2.0版的中美贸易战中,中国的处境将更加艰难,因为北京还需同时应对国内的房地产、巨额地方债务以及内需疲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