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冯学敏:杏花村—汾酒的故乡印象
日期: 24年11月1期
文/图:冯学敏

山西素以汾酒、醋、煤、面食、古建筑而著称。金秋之际,承蒙李菁社长的安排,我有幸从东京经太原前往汾酒的故乡杏花村釆风。

杏花村汾酒厂位于吕梁山东麓,距离太原约100公里。在李永辉、高楊、郭凌雁先生的陪同下,我们驱车直赴杏花村。临近杏花村,下了高速公路,迎面便飘来阵阵酒香,道路两旁酒店、饭店、商店鳞次栉比,二十多米宽的大道足有三公里长,完全颠复了我对杏花村的想象,这里已完全城镇化了。镇中心竖着“酒都杏花村”的牌坊,后面就是汾酒的销售公司和集团总部。汾酒厂大门上方挂着“用心造酒,诚信天下”八个大字个。

一、杏花村的汾酒历史悠久

吕梁是汾酒的产地,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1982年杏花村考古发掘出6000年前古人类仰昭文化遗物,发现了最早的谷物酿酒遗存之一。早在宋金元时期,随着中国蒸馏酒开始传播,杏花村清香型汾酒工艺逐步形成。考古还发现了最早用于酿酒的小口尖底瓮地缸。

杏花村在唐朝时已是北方闻名的酒都。诗人杜牧来汾州祭祖时挥笔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使杏花村的汾酒名扬天下,这也是名人名酒广而告知的成功效应。杜牧的诗朗朗上口,杏花村的汾酒回味无穷。

在杏花村汾酒厂区,随处可见杜牧与牧童的主题雕塑和碑文,杜牧也被奉为“汾酒十贤”之一、“汾酒诗匠”。杏花村是去往长安的南北重要驿站,古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苏轼、吴敬梓、傳山等先后游历作诗;今有鲁迅、郭沬若、巴金、王蒙、启功等相继造访,诗酒相随,酒以诗传。杏花村不仅是酿酒的圣地,也是诗和远方的宝地。

二、清香型白酒的代表汾酒 

汾酒既是名白酒产业的奠基者,也是清香型白酒的代表,清、酱、浓、米等多种白酒香型标准源自于清香型工艺标准。

杏花村酿酒工艺在北魏时就形成了自己的的风格。其口感醇香,色泽清亮。因产于汾州,以清为特色,被称之为“汾清酒”,开启了1500年名酒史。

据介绍,汾酒以高梁为质,用大曲酿制,用续渣法发酵,清蒸二次清,发酵两次,蒸馏两次。酒体口柔和细膩,具有入口绵,落口甜,饭后余香之特点。关于中国白酒有句老话:水为酒之血,粮为酒之肉。酿酒界新术语:水是酒之项,由是酒之香,粮是酒之韵。汾酒酿造水取自于杏花村地下840米深层的溶矿泉水,水质清甜且富有多种矿物质。

汾酒在山西、东北、内蒙、甘肃、河北等地拥有专用酿酒高梁原粮产地,汾酒的大曲为最古老的曲种之一,由大麦、豌豆、水制成。建国以来,中国进行过五次名酒评选,三个品牌连续五次都荣获名酒称号,那就是山西汾酒、泸州老窖、贵州茅台,分别是清香、浓香和酱香的代表。

中国白酒是世界上唯一釆用自然生态发酵的蒸馏酒种,因历史悠久、技术独特、饮食普遍,被誉为中国的“国酒”之一。一部酒文化,也是一部人类社会生活史。山西汾阳杏花村蒸馏酒在唐朝已颇有名,到元朝才真正的成熟和推广,汾酒具有6000年酿造史,1500年成名史,800年蒸馏酒史,是清朝“笫一名酒”。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白酒品牌“甲等大奖章”和“第一国宴用酒”美誉。

这次在杏花村釆风期间,先后品尝了从40度到78度的12种汾酒,充分感受了清香型白酒的魅力。所谓的“喝酒必汾,汾酒必喝”。

三、汾酒老作坊博物馆

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博物馆是中国目前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遗存面积最大,组成要素最全,对白酒影响最大的古代酿酒遗存,保留了840米深度千年古井等文化遗址。此地是集酿酒,贮存,销售为一体的老作坊,老作坊是中国白酒的摇篮和发祥地。

一百年前,汾酒老作坊以视觉包装,商标定位,新闻传播,信用互联等建立了完整的品牌体系,形成了老白汾酒,竹叶青酒,白玉汾酒,玫瑰汾酒,状元红酒的杏花村五大名酒,建立了中国白酒史上第一个品牌体系。

四、汾酒博物馆 

汾酒文化景区里的汾酒博物馆则是中国成立最早的酒类文物馆,藏品也是最多最有影响的酒文化博物馆。馆內有历代酒器1000多件,与汾酒关联书画3000多件、文学作品5000多篇,以及构建成比较系统的汾酒历史文化体系、汾酒诗文书画体系、汾酒酒器具体系、汾酒传说典故体系及汾酒产品文化五大体系。

在文化景区内还有人们熟悉和打卡的地方一杏花村牧童雕塑像。

在文化景区汾酒制作工场参观了汾酒制作的和糁,地缸发酵等整个酿酒过程,品饮了78度汾酒头锅原浆,浓烈而热呼呼的酒液直冲肠胃。难缉有身临其境的机会,了解汾酒,了解中国的酒文化。

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邱含与汾酒结缘

今年七月,汾酒集团袁清茂董事长和张永踊副总经理率团访日,我也参加了相关活动。会上展示的汾酒陶瓷瓶上的“汾”字很特别,仔细一看,果然是老友邱含大师的墨宝,太棒了!     
                       
日后据邱含先生介绍,1998年汾酒集团找到了景德镇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和邱含的团队,希望能制作一款既能盛酒又能防伪、防漏、防再次灌装功能的酒瓶。当时市面上多为玻璃酒瓶,虽然有过陶酒瓶,但没有瓷酒瓶。邱含建议,汾酒是清香型的鼻祖,而中国陶瓷的代表青花是永恒的经典,青花配清香相得益彰,无疑更能传递香型的可识别性。通过水滴型的瓷瓶将釉下彩的青花书法和手绘陶瓷融于一体, “汾”字呈杏花纷飞状布局,形成自然流畅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同时,也保证了酒具的食用安全性和酒瓶的唯一性。

汾酒的青花汾酒系列设计不仅中标,而且开辟出当代陶瓷艺术酒瓶的新品种,引领了景德镇陶瓷酒瓶类的新风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邱含因此与汾酒结缘。

图片说明:



(1) 酒都杏花村



(2) 汾酒厂大门



(3) 酒厂区



(4) 酒城



(5) 酒制作工艺一



(6) 酒制作工艺一



(7) 酒库



(8) 酒质检验



(9) 汾酒新产品展柜



(10) 杏花村牧童雕塑



(11) 杏花村酒老作坊博物馆



(12) 杏花村酒老作坊博物馆



(13) 汾酒博物馆



(14) 汾酒集团领导访日拜访中国驻日大使馆



(15) 本文作者拜访汾酒集团领导



(16) 用汾酒干杯



(17) 参观汾酒博物馆


(18) 作者在汾酒文化景区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0885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