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报讯 宫崎县8月8日发生地震后,日本气象厅首次发布了“南海海槽地震临时信息”,呼吁公众做好防灾准备,防范南海海槽地震预想震源区域发生大地震。基于“临时信息”发出的预警呼吁,在一周后的8月15日17时结束。
日本中央政府向被指定为大地震防灾对策推进地区的29个都府县707个市町村的居民发出预警呼吁,要求对地震防灾措施进行全面检查。上述临时信息的预警呼吁,是在8日下午震度6弱的地震后发布的。结束防灾提醒的一举是政府的基本计划,该计划规定,在地震发生168小时后的整点解除提醒注意措施。
气象厅和内阁府举行记者会透露称,8日下午宫崎县观测到震度6弱(日本标准)的里氏7.1级地震后,在设想震源区域及周边发生了24次震度1以上的地震,有的震度达6弱。13日以后没有发生。在设想震源区域未观测到显示可能导致大地震的显著变化的地震活动和地壳变动。
在气象厅发布“南海海槽地震临时信息(大地震提醒)”而作出的防灾提醒后,日本政府在15日以未观测到大地震等异常现象为由,于下午5点结束预警。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消失。内阁防灾担当相松村祥史向媒体表示“希望继续保持日常的防灾准备”,要求在维持正常生活的同时,确认疏散路径并坚持储备紧急防灾用品以及食物等。
随着预警呼吁的结束,东海铁路公司(JR东海)在东海道新干线三岛至三河安城区间实施的减速运行,于15日下午5点结束,恢复了正常运行。
不少意见认为,今后30年内,发生里氏8级至9级的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概率为70%到80%。为此,日本政府呼吁公众时刻对大地震提高警惕,平时要切实做好地震防灾工作。
关于南海海槽大地震,地壳变动和地震发生原理方面的专家、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教授西村卓也指出,地震预想震源区域地壳运动仍在切实推进,不能对地震防灾掉以轻心。
西村基于GPS等卫星观测数据,对宫崎县日向滩地震后的地壳运动进行了分析。西村指出,在9日至12日期间,以距离震源较近的宫崎县南部地区为主,地壳向东运动了1公分左右,但并未在南海海槽大地震的预想震源区域确认到明显的地壳运动。
西村认为,在预想震源区域,四国、纪伊半岛等地区每年地壳运动幅度在4公分左右。从约80年前发生的上一次南海海槽大地震推算,积聚的能量已经可以引发里氏8级的地震。西村表示:“大地震迟早会发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地震做出较为精准的预测难度很大,大多数情况是在临时信息尚未发布时,大地震就从天而降。希望大家继续毫不松懈地做好防灾准备工作。”
日本中央政府向被指定为大地震防灾对策推进地区的29个都府县707个市町村的居民发出预警呼吁,要求对地震防灾措施进行全面检查。上述临时信息的预警呼吁,是在8日下午震度6弱的地震后发布的。结束防灾提醒的一举是政府的基本计划,该计划规定,在地震发生168小时后的整点解除提醒注意措施。
气象厅和内阁府举行记者会透露称,8日下午宫崎县观测到震度6弱(日本标准)的里氏7.1级地震后,在设想震源区域及周边发生了24次震度1以上的地震,有的震度达6弱。13日以后没有发生。在设想震源区域未观测到显示可能导致大地震的显著变化的地震活动和地壳变动。
在气象厅发布“南海海槽地震临时信息(大地震提醒)”而作出的防灾提醒后,日本政府在15日以未观测到大地震等异常现象为由,于下午5点结束预警。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消失。内阁防灾担当相松村祥史向媒体表示“希望继续保持日常的防灾准备”,要求在维持正常生活的同时,确认疏散路径并坚持储备紧急防灾用品以及食物等。
随着预警呼吁的结束,东海铁路公司(JR东海)在东海道新干线三岛至三河安城区间实施的减速运行,于15日下午5点结束,恢复了正常运行。
不少意见认为,今后30年内,发生里氏8级至9级的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概率为70%到80%。为此,日本政府呼吁公众时刻对大地震提高警惕,平时要切实做好地震防灾工作。
关于南海海槽大地震,地壳变动和地震发生原理方面的专家、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教授西村卓也指出,地震预想震源区域地壳运动仍在切实推进,不能对地震防灾掉以轻心。
西村基于GPS等卫星观测数据,对宫崎县日向滩地震后的地壳运动进行了分析。西村指出,在9日至12日期间,以距离震源较近的宫崎县南部地区为主,地壳向东运动了1公分左右,但并未在南海海槽大地震的预想震源区域确认到明显的地壳运动。
西村认为,在预想震源区域,四国、纪伊半岛等地区每年地壳运动幅度在4公分左右。从约80年前发生的上一次南海海槽大地震推算,积聚的能量已经可以引发里氏8级的地震。西村表示:“大地震迟早会发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地震做出较为精准的预测难度很大,大多数情况是在临时信息尚未发布时,大地震就从天而降。希望大家继续毫不松懈地做好防灾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