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华文媒体甘肃“高原行”:藏文化遗产有序传承繁荣发展
日期: 2023/09/15 15:59


中文导报讯  初秋的桑科草原,绿得仍然热烈蓬勃,丰沛雨水的滋润下,秋天的脚步被放慢,夏天的身影仍未走远……不同于西北大漠黄沙、孤烟长河的固有印象,甘南有满眼的雪山高原、森林山峦、湿地草原,江山似锦,万里秀色。

现在,以夏河拉卜楞寺、郎木寺等旅游品牌已成为国家向世界推广的主要旅游产品,甘南州已成为甘肃省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热点地区。

藏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西藏的传统文化,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得到了继承、弘扬和发展。

繁花似锦的草原深处,藏着一座庄严恢宏的寺院——拉卜楞寺,它穿越300多年历史,静默矗立于甘南大地,为这片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增添了几分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


坐落于甘南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寺,毗邻美丽的桑科草原,作为甘肃、青海、四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院之一,培养了一批批藏学宗教人才,被誉为“世界藏学府”,1982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2012年启动的拉卜楞寺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历时8年。此次保护修缮工程是拉卜楞寺建寺300多年来首次大规模整体保护修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总投资超过4亿元,涉及佛殿本体建筑、油饰彩绘、壁画、电路照明改造、安防、消防以及旅游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
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鼎盛时期,拉卜楞寺僧侣达到4000余人。

公元1709年,一世嘉木样应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黄河南亲王——察罕丹津的邀请,从西藏返回祖籍建寺弘法。当年夏天,察罕丹津夫妇及公子东珠旺嘉陪同嘉木样前往东北方向勘察选择寺址,最终将大夏河畔扎西奇作为建寺地址,即今天拉卜楞寺的初址。

拉卜楞寺经历代嘉木样和各大活佛的扩建完善,发展成为现在占地面积1000余亩的宏伟藏传佛教建筑群落。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中创建较晚的一座寺院,但在培养藏传佛教和藏学高级人才、学术贡献以及在海内外藏传佛教界的影响而论,堪比古印度著名佛教大学那烂陀,有人把拉卜楞寺称为藏传佛教的“哈佛”。经过三百多年传承发展,拉卜楞寺已培养造就了成千上万名精通藏文化及佛学的人才,已成为我国藏传佛教教育的高等学府和民族文化宝库。

拉卜楞寺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壮观;殿堂鳞次栉比,金顶流光溢彩;布局错落有致,民族特色鲜明,宗教气氛浓郁,俨然一幅佛国景致。其建筑结构分为土木结构和石木结构两类,外木内石,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说;依其形制,建筑风格以藏式平顶式为主体,辅以汉式宫殿屋面。建筑结构总体特点为:传统工艺,就地取材,自然朴实,坚固耐用;整个建筑群的墙体有红、白、黄三色,层次感强,从上而下均为青色石英石砌成,色调素洁,质朴大方。

拉卜楞寺在文物、藏经等文化遗存方面,是收藏丰富、极有研究价值的巨大文化宝库。各类建筑宏伟壮观、气势磅礴;质地不同的佛像,工艺精湛、神态生动;数量众多的唐卡、壁画色泽艳丽,惟妙惟肖;丰富的藏传佛教经文典籍,卷帙浩繁;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眼花缭乱。这些保存下来的文物宝藏,充分体现了藏、汉、蒙等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精湛技艺和无穷创造力,是祖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0375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