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杜海玲:在东京遇见老乡的概率
日期: 23年09月1期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杜海玲


这是一篇旧文,写了有一阵子了,发现还没有发。写在几个月前,大约是3月,参加茅台酒在东京的品评会,遇见新朋旧友,遇见老乡。这次老乡是真的,不是泛泛地说到上海、四川、香港这三个我成长的地方,而是具体到了“县”。

有一位叫杨小溪的女生,在对面桌子正与其他朋友说话,忽然就问我,你是江油的?真的?我答是,她说她也是啊。我于是说,我是长钢的,你是,中坝?她说,是,中坝的。

也就是说,我们曾经住在骑自行车可到的地方。虽然我离开时她还未出生。

认真体验了一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江油是一个小城,我的同学群里说有名的是江油肥肠,但我不记得小时候吃过,也许因为我父亲从上海支内去的,所以家里饮食习惯还是南方——尽管江油也不是北方。我为我曾经在江油住过9年却没有吃过著名的肥肠而遗憾,总有一天我要回去让我同学们带我吃。

我所记得的江油是李白纪念馆和涪江——是的,我们江油是李白的故乡。很开心的是,回家后,小溪发来了她的视频,在里面我看到了不变的李白纪念馆和似曾相识的涪江周围。

她说,“这个是我去年回江油的时候拍的视频哈~大变样哦。”
我看高楼与大厦,基本完全不认得了。但熟悉的语言和涪江边的风景,依然亲切得紧。
在东京偶遇江油人,非常惊喜。因为在当天晚上我俩认老乡之前,还交谈过几句,因为我知道小溪和礼美有一起拍过视频,题目是“中日双语同唱一首歌”,所以我见到小溪时说,你好呀,我是礼美的妈妈,小溪说当时礼美还说“我妈妈是中国人,是重庆出生,我下次介绍你们认识。”

礼美说重庆,估计是因为她外婆是重庆人,她也听惯了我们说四川话。也就是说,如果那天不是有人问小溪家乡在哪里,如果她不是很具体地回答到是绵阳再过去,如果提问的刘老师不是很了解那一带因而继续问,就不会再说出江油(因为四川很大,大多数人就知道重庆成都,所以对别人说时经常就说个大概的,具体到绵阳附近也就是了),很可能就谁也不知道谁其实是江油人。

从概率来说,那天晚上大概二十来个人,就遇到了两个江油人。这概率不能说不大。
但从我在日本30多年,这是第二次遇到江油人,这概率不能说不小。第一次,是多年前在入管,在那漫长的等待叫号中实在无聊,与前排小妹妹聊天,说是四川人,因为二人都无聊地等候中,而且那时也没有手机消磨时光,估计现在的话,也就各人一个手机捧着,不搭话了,于是得知那个女孩从江油来,而且是长钢子弟校来,所以教过我的英语老师也教过她。

在江油老乡外,我还在东京遇到过上海老乡。那不仅仅是同城,而是具体到同一个区,同一个街道,走的是同一条路,吃的是同一个食品店的棒冰,买的是同一个文具店的铅笔。

你们在东京遇见过老乡吗?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0357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