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 程是颉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是人类勇气和顽强的象征。
1924年,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在攀登珠峰的尝试中献出了生命。记者在行前问他为何要攀登珠峰,马洛里回答说:“因为它在那里。”
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峰,这也是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在那场壮阔的冒险中,中国登山队员也付出了冻伤、截肢甚至生命的代价。
1975年5月27日,也是本次登顶的整整45年前,中国登山队首次将用于测量的觇标树立在珠峰峰顶。为珠峰测高面临更多挑战,把测量设备带上珠峰意味着更多负载,而测量作业则需要登山队顶着极端的氧含量、温度、风力条件,冒险在珠峰峰顶长时间停留。
攀登珠峰也是人类科技与智慧的结晶。
在本次登山测量中,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开通,5G信号首次实现对珠峰北坡登山线路及峰顶的覆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启用,为登山队提供更精准的位置数据;精确的气象数据反馈,帮助确定最佳的登顶时间窗口;特别设计的小型化测量设备,提高测量精度的同时降低队员负重……
本次测量还将首次采用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结合遥感综合调查,将填补相应数据资料的空白。另外,航空遥感数据还能够获得大范围、高精度的珠峰及周边区域三维地形测量结果,珠峰的面貌将更清晰的展现在人类面前。
但珠峰的魅力永远不会消退。
1975年,中国珠峰登山队成员夏伯渝在登顶途中,因冻伤不得不截肢,失去了双脚。
2017年,换上特制假肢的他重攀珠峰,但在距离顶点90多米时遭遇暴风雪,不得不撤退。
2018年,夏伯渝终于成功登顶。“这是我43年来想要站到的地方。” 夏伯渝说。

5月27日,登顶成功后,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工作人员开香槟庆祝。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在珠峰峰顶展开测量作业。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 摄

登山队队员在珠峰峰顶设立觇标。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