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不出名的名门男子校 筑驹中学(下)
日期: 16年03月1期

 

中国导入学校制度之前,很多年家塾是孩子们读书的地方。随着技术进步,社会发展,人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学校也应运而生,取代家塾。某种意义上,学校是一个缩小了的社会。在学校,孩子们在众多的同龄人中确认自己,发现自我,学习与人协调,共同完成一个目标。这是家庭,小规模家塾无法做到的事情。每每新学期开学,筑駒的教务长必定郑重其事宣布校规,一共三条:不得在学校嚼口香糖;校内必须穿室内专用球鞋;任何人有不读书的自由。-- 学校,很大程度上育“人”,而读书却结结实实是自己的事情。学生求知,老师解惑,这种空气贯彻始终。

至于S老师,无论什么时候问起来,孩子们总是那句话,S老师是好人。

某届学生一年级的时候,班上发生偷盗事件。一个孩子准备购买电车月票的七八千日元失踪。之后零零星星又有人丢钱,丢USB,丢游戏机。

当时的班主任有些处理不当,这件事就在家长中炸开,专题家长会开了好几次。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钱财自己照顾好,这是教育基本。因为这个教育基本,失窃的孩子家长觉得委屈,难道反倒是丢东西了的人有错吗?一时气不过,写了一封公开信在年级公用的网站,把某个被疑孩子的特征公开了,呼吁家长们联名向校方要求三件事,第一校方介入调查,第二报告警察,第三为防止今后同样事件的发生校内装监视摄像头。

当时就有家长回信拒绝签名,社会上这样的事件不是第一次,而且已经有心理学专论。偷窃的孩子也是受教育者,校方介入一来不一定有成效,硬行调查那个孩子也就毁了。通知警方和装摄像头只会将事情扩大化。

事情最后如何了,家长们不得而知,悄然处理是多数通过的最终决定。

有复数个多事的家长问自家孩子,那个被疑孩子现状如何。据说孩子们一律回答,为什么问这样的问题?从前怎样现在还怎样,同学就是同学。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可爱可恨之处。约束一个人的行为,有社会习俗,有常识有法律,就个人与个人而言,他是他,我是我,可以疏远,不容侵犯不可辱。如果亲近如同学亲人,设身处地理解一下对方的处境,未为不可。他人可恨之处,其实常常并不与己相关,那一个部分,轮不着你来苛刻,不是吗?娼妇大盗都可以做朋友,谋生手段与人心无关,这是古风。宽容,很多时候是一种透彻。

据说,副校长在初一新生面前这样说:学校有三种,一种是一开始就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种是等学生做错了再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还有一种,一开始不说,学生做错了也不说,等学生自己领悟到了走回正轨。本校是第三种。 -- 副校长的话听上去有些自大,有些不负责任,但深入了解筑駒生的人知道,校方不愧名门校的教育者,知己知彼。有自知的人最忌多言,他们自悟。

又据说某次家长会,历史老师夸奖一个特别聪明的学生,这个学生喜欢历史,毕业后也坚持走历史研究之路。这个老师笑眯眯地说:“唉,他能坚持自己的兴趣当然很好,就是将来啊,怕混得好了也最多来咱们学校当历史老师啊……”。

在场的妈妈们一阵爆笑。

这似乎是筑驹的风骨。

照中国的标准,筑驹无疑算一个尖子学校,但是这家学校的孩子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礼貌,温厚而真诚。毕业后做研究做学问,默默无闻的很多。

毕业生联谊会远不如开成同学会发达。

很多成年人,在社会上跌打滚爬多年才能发现自己的本心,以及本心不可违;而这间学校试图潜移默化的,正是尊重自己,宽容待人的思想。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16388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