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关乃平《海上丝绸之路》融贯东西
日期: 2013/05/27 10:13
关乃平《海上丝绸之路》融贯东西
与会者向关乃平教授(左一)和任道斌教授献花。 本报记者 张石
中文导报讯(记者 张石)5月26日,在东京私学会馆举办了旅日华人画家关乃平画册《情系海上丝绸之路》画册出版纪念会及中央美院教授任道斌的欢迎会。

著名旅日新华侨画家关乃平是长年从事中日高端美术交流工作,具有丰富的阅历和国际性视野的学者型画家,他在日本东洋美术学校创办中国水墨画科已近30年。30年来,他一边致力于教学,一边著书立说,周游世界,不断寻找新的创作源泉,行万里路,破万卷书,临万般景,思通古今,画融东西,创作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独特风格的美术精品,先后在日本、美国等地举办个展20次,曾参加各国联展数十次,并多次获奖。

海上丝绸之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上航线之一,中国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自古便成为国际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交通大动脉。广西少数民族先民的足迹远渡重洋,最远到达了美洲大陆,比哥伦布宣布发现美洲早了2500多年。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但只有泉州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他城市并无获此殊荣。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为徐闻古港,从公元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取代徐闻、合浦成为海丝主港,宋末至元代时,泉州超越广州,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明初海禁,加之战乱影响,泉州港逐渐衰落,漳州月港兴起。

关乃平说,其实我原本与大海就有不解之缘,曾经游历过的亚非欧三十多个国家中,其中有很多地方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而且不少地方是我乘海上豪华客船“飞鸟号”前往的,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也是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行者。在体验和创作中我享受着航程的每一天。正是这种经历给我带来了比较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作灵感,由此产生的笔触和色彩,就成为我审美情趣和思维的视觉再现。

2011年,在中央美院任道斌教授的推荐下,关乃平来到了海上丝绸之路之路的起点--泉州,在泉州市、惠安县政府和聚龙美术馆的热情接待下,关乃平参观了泉州名胜古迹,如素有“天下长桥无桥长此桥”的五里桥、江海交汇处的宋代洛阳桥、千年佛教古刹开元寺、伊斯兰敦清净寺、宋代道教巨型石刻清源山老君岩以及崇武古石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还采访了小砟惠安女林场,凝缩着千古交流和友谊之情思的泉州和浩瀚无际的东海,让关乃平浮想联翩,也更激发了他创作有关“海上丝绸之路”作品的热情,使他在两年时间里完成了这一融古今情思于一炉的艺术长卷。

1月26日—3月27日,关乃平大型个展《情系海上丝绸之路》,在泉州隆重举办。来自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各级侨联主席,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各级美协主席,以及美术界和社会各界嘉宾150人聚集泉州聚龙美术馆,出席了1月26日的开幕仪式。

《情系海上丝绸之路》画册以浓缩千古时间、展开万里距离的大海为基本背景,展示为交流和友谊穿越时空,乘风破浪的木船孤帆及历史与现实中的人物,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月明水静,时而海鸥博浪,时而水浸船影,将人们带进了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时空重叠的共时态的艺术绝景。

关乃平对《中文导报》记者说:在主题上,我追求的是友谊和交流,在技巧上,我追求的东西方的融合。

任道斌教授对《中文导报》记者说:关乃平教授把西方油画的技巧和中国水墨画的写意融为一炉,创作充满个性的艺术。

在纪念与欢迎会上,中日友好人士、中日美术界人士共同举杯,祝贺关乃平教授在艺术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欢迎任道斌教授来日本传授中国画精髓。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14743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