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2013年度劳伦斯世界体育奖评选3月11日晚在里约热内卢揭晓。中国运动员无一人当选,但中国媒体为此鸣不平的是少数,多数还是对未能被评委们看中的泳坛小将叶诗文给出了鼓励。
中国人非常在意劳伦斯奖吗?答案是模糊的。这个评奖活动是唯一的年度全球体育奖电视节目,170多个国家和地区10亿观众收看直播,10年之前 的广告收入就达到数亿欧元。不说能否获得殊荣,光是凑热闹也不能错过。在粉丝们眼中,劳伦斯就是体育奥斯卡,那颁奖盛典就是无与伦比的嘉年华。对奥斯卡的 理解缺乏艺术眼光,又说不清“嘉年华”为何物,只要时尚,其他都无所谓,在这样的追捧心理之下,很难准确客观地看待评选结果。
对于体育明星,人们总会有自己的偏爱和标准。不过,明星是评选的产物,冠军是比赛的结果,两者之间有所不同。评选毕竟不是比赛,规则和玩法也有 差异。不带主观色彩甚至成见评出众望所归的明星,几乎不可能。因此,中国是世界体坛金牌大国,却不能成为劳伦斯获奖的常客,在这个平台上,中国眼光不等于 世界眼光。
不能要求劳伦斯奖评选排除浓厚的欧美情结,但也应当赞同这个评奖中的一些原则,譬如复出奖和极限奖的奖项,就从来不曾出现在中国人自己举办的各类体育评奖之中。于是,媒体为中国运动员未能当选而不满,也只能限定在有奥运会和世界大赛摘金夺银为据的传统奖项上。
至于运动项目,这一次田径选手几乎占去半数,而中国最拿手的乒乓球和最值得自豪的叶诗文能得到提名,已经非常接近当选,比及美国男篮和 小威与奖杯擦肩而过,美国人会更遗憾。有人曾说,半个世纪前庄则栋世乒赛三连冠,要比现在的劳伦斯奖更辉煌。可见,项目、选手和国家这三者与其平衡兼顾, 不如单凭某一条压倒对手而获奖,倒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因为时下优秀运动员太多了。
评奖揭晓,遗憾是永恒的话题,祝贺也是必须的,这才像体育大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