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需要足够自信应对世间纷扰
日期: 2010/10/11 19:40 评分: 7.75/4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

山雨欲来风满楼。

随着世界各国货币争相贬值、全球频临“货币战争”边缘,人民币汇率俨然成为众矢之的;随着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把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服刑中的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中国的人权状况再次受到国际聚焦。在中国国力全面崛起的进程中,在中国成功跃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人民币”和“人权”两大问题正使中国面临腹背受敌的国际困境,为中国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

中国近年来为了最大可能地赢得战略机遇期、保证国内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采取了稳定压倒一切的国策,倡导建设“和谐社会”。中国先后主办了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面向全世界打造了开放、繁荣、和谐、进取的国家形象;中国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一枝独秀、率先脱困,成为振兴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展现了令人称羡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

但是,世界形势瞬息万变,中国的处境亦非一帆风顺。简单地讲,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国内维稳易、国际和谐难。尤其在涉及国家命运和利益博弈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关系到意识形态和价值立场的人权问题方面,中国在世界上受到压力越来越大,处境也更加艰难。

为此,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展开了必要的合纵连横,主要目标是作为世界重要一极的欧洲。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参加亚欧峰会和中欧峰会,顺访欧亚四国,向欧洲工商界澄清事实,消除误会。温家宝指出:中欧贸易将突破5000亿美元,中国在金融危机期间够朋友,希望欧洲不要压人民币升值,因为中国经济出现危机对世界绝不是好事。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年会没有明确对人民币升值施压,但随后召开的西方七国(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还是一致敦促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温家宝的欧洲之行,被认为是中国在11月举行G20峰会之前展开的彩排。但温总理的游说是否会发生作用,是否有助中国在G20峰会上回避人民币汇率的“生死劫”,有待观察。

另一方面,中国外交部高官在夏天访欧时也曾游说挪威的诺奖委员会,表示诺贝尔和平奖若授予中国异议人士是“不友好行为”。事实表明,那次游说是不成功的。诺奖委员会所秉持的老欧洲的自由立场和价值传统并不妥协,于是中方的游说反而成了助推,更坚定了颁奖者的决心。

事实上,中国的实力在上升,影响力在扩大,30年的改革开放和成长经验告诉世界,任何外来的阻力和影响都拗不过中国发展的大势。因此,中国应该在这方面拥有超乎寻常的坚强信心,而且不止把信心留在口头上,还要落实到行动中,包括对人民币汇率的对应、对刘晓波获奖的反应。从目前来看,中国长期坚守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在刘晓波获奖后实行信息屏蔽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不免示人以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中国正在高速发展,而且已经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崛起为大国、强国,同时打破世界原有的政经秩序,势必会成为众矢之的——日益凸显的人民币问题和人权问题就是两个侧面。但是,世事总是正反相辅、利害互见的。中国面对来自西方的人民币和人权压力,感到了打压的恶意,采取了抗衡的姿态。中国可能过多解读了事件的负面影响,却忽略了伴随着经济成长的汇率上升是难以回避的,也轻视了在中国继续进步过程中人民对民主自由的诉求是不可抗拒的。

如果中国有足够的自信,妥善的对处应该是变压力为动力,化坏事为好事,而不是有意淡化、刻意回避。既然中国能够把全球金融危机成功转化为新一轮成长的机遇和动力,那么人民币升值就不是世界末日,而是促进中国产业构造升级、经济增长从外需依赖转向内需拉动的积极因素;同样,刘晓波获奖也不仅仅意味着西方对国家颠覆者的肯定,而是世界促进中国实施政治改革,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打造民主社会的最新契机。

中国需要自信,中国拥有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来自世界最大市场乃至全球市场提供的成长动力,来自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办好大事的制度优势,来自生活走向富裕眼光不断开阔的亿万大众的明智选择。有了这些支持和后盾,中国何所惧焉?如果中国能够坦然让人民币汇率真正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实力,如果中国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刘晓波获奖所传递的一部分严厉的世界目光,那么中国才是自信的、从容的、充满大国气质的。也许,今天的中国还在行进的道路上、试炼的过程中,但这一天终究会到来。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12764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