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2010:中日能否达成“和解”
日期: 2010/02/12 13:53
中文导报时论 作者 秦潮

中国农历虎年春节前夕,中日频繁传情达意:继中国总理温家宝作汉俳示友善之后,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又向全球华人送上新春的问候;第五届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鸠山6月访问南京或将公开谢罪的讯息再次传出;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部分内容发表,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取得了关键性的一致••••••在中美关系龃龉不断的时刻,中日关系的和风与暖意令人眼前一亮。有媒体预测,2010年将是中日和解年,载入历史的大戏将登场。

以历史研究促历史和解

去年底,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委员会历经3年的研究终于发表了共同研究报告,尽管在战争的起因和南京大屠杀的被害人数等方面还存在分歧,但双方学者就中日战争和南京大屠杀的性质等重大问题达成了共识,为两国走向和解铺垫下学术基础。近年来,关于中日如何发展关系,各种声音都有,且争论激烈。学界主张学术归学术,政治关系不必受之影响,因此,仿照德国与波兰、法国等共同历史研究的模式,于2006年经中日高层促成了中日共同历史研究。

这三年,共同历史研究备受关注,同时也波折不断,共同研究报告一拖再拖。每一次拖延都会激起两国国民的负面情绪。而这次发表的共同研究报告已经在严谨的学术研究和充满妥协智慧的磨合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因此,有媒体评论说,两国学术界在历史问题认识上分歧的明晰化,体现出一种对两国民众负责的勇气和对两国关系必将健康前行的信心。

但是,必须看到,学术研究的影响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起作用,并且影响很有限。就在共同研究报告于东京发表的第二天,就有日本媒体做出歪曲报道。中日双方首席委员原本平静客观的陈述,被扭曲成了针锋相对的辩论。日方媒体更推论说,中方坚持南京大屠杀人数为30万,而日方认为这不可靠。

在东京的发表会上,中国记者寥寥,造成了日本媒体一面倒的报道局面;而随后在北京的发表会,这一部分共识的达成则引来了中国舆论一片全胜式的热烈欢呼。两地两种对比鲜明的反应,在共识达成的同时,将中日在历史问题上的鸿沟再次摆在人们面前。

中日政治智慧令人期待

历史研究只是解决中日心结的一个方面,更为关键的还是两国政府领导人的政治智慧。

从中国的角度,一直期待出现一位能够像德国总理勃朗特那样为二战忏悔的日本政治领袖,帮助日本国民特别是右翼人士端正心态,从历史阴影里走出来,从历史上、精神上让中日跨过这道坎。而在日本,频繁的政府更替,为争取选票而不惜借中日关系作筹码的政治人物不在少数,艰难的政治生态造就了过于短见的对华政策,迟迟不能解决战争史遗留的问题。鸠山由纪夫主政以来,频频释放对华友好的信号,特别是两次传出要到南京谢罪的消息,尽管尚未确定,却已被寄予众望。有观察家认为,鸠山有可能成为日本最有魄力的领导人,以及引领日本走向新世纪,促进亚洲一体化进程的关键人物。

此外,力主中日友好的两国主流知名人士大多已届高龄,像著名艺术大师平山郁夫的去世,就是中日友好的一大损失。不少人对中日友好力量的延续表示忧虑。新一代中日友好力量将是中日关系下一步的倚靠。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曾经是三千日本青年访华的主持接待者,这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对延续两国友好情谊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春到瑞雪迎,宾朋齐聚自东瀛,世代传友情”。正如温家宝作的汉俳所寓含的美好愿望,中日关系正在准备迎接一个祥瑞的春天。最终,这个期待已久的春天能否真正到来,尚须中日领导人和国民的智慧与护惜。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11892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