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声援在职育儿母亲
日期: 09年03月3期

如今,日本少子化,内阁还有了担当少子化的大臣,并正在改善女性生育孩子的环境。这让我想起20年前的一场舆论战。一场社会争论席卷日本,沸沸扬扬闹腾了近2年,一直闹到了国会。

挑起事端者是一夥女文人,跳得最凶的是作家林真理子(以下简称林)和评论家中野翠。应战者是陈美龄。

拥陈派代表人物是上野千鹤子,如今在东京大学任大学院教授,是社会学研究学者。

这场论争的起因是,八十年代中期,陈美龄正走红,仅与电视台的签约就有十几档节目。1987年秋,由于长子出生正歇著产假。不久,电视台等不及了,希望她尽量早日复出录制节目。

为难的是婴儿照顾的问题,陈美龄的育儿方针是:新生儿1岁半前是BABY——最重要的哺乳期,自己作为母亲应不离孩子左右。1岁半以后才是BOY。电视台权衡得失后,表示同意她携子出勤。就这样,陈美龄带著3个月大的儿子开车去电视台上班了,由于录音室是绝对闲人免进的地方,孩子总是由香港来帮忙的亲戚抱到公园去溜达,一到工作空档时间,陈美龄才赶去休息室喂奶。

渐渐的,她不仅仅携子录音携子演讲,一边育儿一边努力恢复正常工作——这行为在日本可谓破天荒。《周刊朝日》以赞扬的口吻及时报道了陈的工作行踪。不料,此举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agenes论争就此拉开帷幕。

面对社会上的赞否两论,尤其对日益尖锐刻薄起来的攻击,陈美龄索性坦坦荡荡摆开了阵势,准备应战。不应也不成——被人家骑上了脖子了。

陈美龄在《中央公论》上抛出反驳文章,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围剿者的阴暗心理——表面理由冠冕堂皇,其实是藉口携子出勤说事。

转眼到了第二年。早春。作为这场争论的中心人物,陈美龄受参议院之邀,以参考人的身份出席国会关于国民生活的调查会议,会上陈作了疾言厉色的发言——作为少子化对策的一环,呼吁社会和政府改变观念,改变现状,增设托儿设施(包括在工作场所内),关心同情和支援在职的育儿母亲等等。这次发言机会,是陈美龄对这场争论的一次漂亮而明朗的表态,可说是扬眉吐气。

没料到,陈的一席发言把这场争论推向了高潮。只见各路论客齐参战,有批判的,拥护的,折中和稀泥的,一片哗然,煞是热闹。由于本文篇幅有限,难以详尽介绍,但林真理子之流的表现却不能不提。她和中野翠都分别抛出了长文。两人挨了媒体的明枪暗箭,被挖苦指责,本来心里就憋著火,于是再也顾不上斯文了,用词尖刻怎么痛快怎么说。林真理子攻击媒体:如果没有你们无原则的偏袒,陈美龄之流在日本根本活不下去。陈美龄不懂得感谢日本,指三划四地批判日本人都是被你们媒体宠坏的。质问陈美龄:你是什么人,是特权阶级的有钱人,竟好意思在国会以普通职业妇女的立场诉说育儿难。

林文章里批判携子出勤还说了这样的话:上班时抽时间去喂奶,喂完后再回到位子上工作,这种事不害臊吗?决不能容忍。

——说得出了格。当时一朋友的议论,至今仍记忆犹新:她林真理子的这番喂奶论,若有胆量敢在中国的工厂里讲,女工们要请她吃耳光的。

论战,虽然热闹,一片吵嚷声,可仍然徘徊在低水平,犹如市井妇女的叽叽喳喳。

直到5月的一天,一位社会学教授力排众议发表了新论点,平地一声惊雷,才把这场笔战的层次拔高了。此人物就是上野千鹤子。

上野的文章开门见山,声称自己是拥陈派,指责批判了林的上述喂奶论。接著表示,之所以支持陈美龄,是因为陈挑战了旧的习惯势力,唤醒民众,促进了社会进步。她呼吁女性不能因循守旧,自己要向社会要求,否则权利就得不到。上野千鹤子还认为,虽然陈是属于特权阶层,但是,作为一名育儿的职业妇女,这一点和普通的育儿母亲的立场是相同的。指责批陈派的荒谬——自己身为女性,却反对改善妇女生存环境;自己身为女性,却压制育儿妇女的权利要求。这不是让人看笑话吗?

日本这头的笔仗正打得热闹,惊动了女士优先的欧美国家。美国《TIME》杂志也跟踪报道了陈美龄论争

这场论战,以戏剧性的结局收场,原因该怎么说呢,大概只能归诸于不可违拗的天意吧。

一场论争,促成日本政府1991年制定了育儿休业法。据统计,日本企业内的保育所目前已增加到近5000个。

东京 邓明玲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16/9997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