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石) 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1月26日上午召开关于外交与国际关系的集中审议会,首相麻生太郎做了访美报告。引人关注的是,会议中,日本最大在野党民主党副代表前原诚司提问称,主张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中国在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周边的活动日益频繁,他要求日本政府正式向美国确认,把钓鱼岛问题纳入日美安保条约的对象。麻生首相回答说,将同美国协商,把钓鱼岛问题纳入日美安保条约框架内,若钓鱼岛受到第三国“侵犯”,日本将启动日美安保条约。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当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已就此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马朝旭在第二天再次表示,就日美官员关于钓鱼岛问题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的言论,中方已向日方再次提出严正交涉,也要求美方就相关报道作出澄清。由此,中日有关钓鱼岛争端把美国拉了进来。美国将如何对应,十分引人注目。
最近,围绕钓鱼岛和东海资源开发问题,海峡两岸的一些动向使日本十分紧张。
2008年6月10日凌晨,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舰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一艘台湾渔船相撞,导致渔船沉没。中国外交部随即对日方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台海巡部门两艘舰船于上午9时抵达出事海域,待命将渔民接返台湾,事件引起了岛内官方与民间的强烈抗议。6月15日22时30分,12名台湾保钓人士身著“日本人滚出钓鱼岛”字样的T恤,搭乘“全家福”号出海驶往钓鱼岛。为确保此行安全,台湾“海巡署”派出10艘巡防舰、巡逻舰在外海待命,跟随保钓人士搭乘的“全家福”号前往。
这10艘舰艇,包括3艘500吨级以上的巡防舰,以及7艘50吨及100吨级巡逻艇。
2008年12月8日,中国海洋调查船首次进入钓鱼岛12海里区域进行海洋调查。对于日本方面的抗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12月8日晚做出回应:“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有关船只在中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的巡航活动是无可非议的。”有记者提问,“未来会否再次派出船只进入钓鱼岛”,刘建超回答说,“至于何时再派出船,这是中方的事情”。
面对大陆和台湾的“两面夹击”,日本海上保安厅从今年2月1日起,派遣可搭载直升机的PLH型巡视船常驻钓鱼岛海域,加强对钓鱼岛的“警备体制”。
钓鱼岛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个资源问题,而大陆和台湾最近有关资源开发问题的动向也使日本十分紧张。
日本方面一直对曾是“保钓急先锋”的马英九存有疑虑。今年3月台湾大选后,“中油”董事长潘文炎曾悄悄前往大陆,为两岸合作开发油源探路,初步和大陆方面达成协议:“中油”将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同时中海油和中石化两家大陆最大的石油公司,也会在台北设立据点。
有猜测称,大陆方面有意建立两岸合作开发油源平台,并且“联台制日”,把台湾拉进合作开发钓鱼岛海域的架构,由台湾、大陆、日本三方均分钓鱼岛海域的油源,降低日方可享的油源开发利益比重。
台湾“中国石油公司”与大陆的“中海油公司”,在去年12月26日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将在台湾海峡以及非洲肯尼亚合作勘探石油。此举是两岸交流的最新一页,却也带来新的疑虑。对钓鱼岛以及东海海域的油源开发,原本构想是台湾、大陆、日本三方合作共享,如今却引起了日本对大陆“联台制日”的疑虑。
二、美国近来主张日美安保条约包括钓鱼岛
中华两岸的一系列举动,使日本风声鹤唳。钓鱼岛周围发生战事,无疑是日本不愿意看到的。如果真的出现两岸夹击钓鱼岛的军事行动,日本也难以招架,因此麻生在国会提起“钓鱼岛受到第三国侵犯,日本将启动日美安保条约”之事,一方面可谓用心颇深,其目的是敲山震虎,用美国警告大陆、台湾;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黔驴技穷之举——日本不可能,也没有力量就钓鱼岛问题与两个军事实体兵戎相见。
对于钓鱼岛所属权问题,美政府曾持不介入态度,维持中立立场。但是在克林顿民主党政权时代的1996年,卡特.坎贝尔国防次官侯补代理(当时),作为美政府高官首次表示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包括钓鱼岛,有事之时美国有防卫义务。
从1993年到1996年之间担任美国驻日大使的蒙德尔在日期间曾表示:当围绕钓鱼岛归属问题而发生伴随著实力的国际纠纷时,将不发动日美安保条约。蒙德尔因此发言,遭到石原慎太郎等批判,并被解任。
2004年2月2日,访日的阿米蒂奇在日本记者俱乐部召开记者招待会时说:在日美安保条约中,如果他国对日本施政下的某一领域进攻,美国就会将其看作对美国的进攻。阿米蒂奇接著说:这是对过去的美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暧昧立场的修正。
2004年2月5日,在外务省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当时的高岛肇久外务报道官在回答《中文导报》记者提问时,阐述了日本政府的立场。高岛说:钓鱼岛是日本的领土,这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国际公约上来,都是被承认的。日本政府现在实际管辖著钓鱼岛。根据日美安保条约,美国有义务保卫日本领土。日本政府认为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的一部分,我们认为日本的防卫是和钓鱼岛的防卫相关联的。
中国方面当时没有对阿米蒂奇的发言提出质疑与抗议。中国的美国问题专家认为:阿米蒂奇没有明确涉及钓鱼岛,中方很难发言。
在布什共和党政权第1期的2004年3月,针对中国保钓人士在钓鱼岛列岛登陆,国务院副报道官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日本施政下的领域,也包括钓鱼岛。
三、美国的变化耐人寻味
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曾有过明确表态,但是去年12月以后,日本方面向美国国务院进行再次确认时,美国方面回答说“领土问题应该在当事者之间和平解决”。美国国务院在今年2月回答《读卖新闻》提问时回答说:“美国遵守国际共识,美国的政策是一贯的。”
由此可见,美国的立场又变得十分暧昧。更耐人寻味的是,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已把因发表“围绕钓鱼岛不启动日美安保条约”而失去大使职务的蒙德尔,任命为自己的对日关系顾问。在谈到与布什政权的对日政策有什么不同时,奥巴马指出:蒙德尔可以协助他实现“世界规模的合作”。
如此一来,日本对这个问题也变得没有了底气。2月27日,《中文导报》记者向外务省询问:据说去年12月日本方面再次确认钓鱼岛防卫和日美安保条约关系问题,美国的回答很暧昧,您认为美国对这个问题确实做出了明确表示吗?
这位官员回答说:曾经有过明确的表示,是国务院副部长助理级别人士宣布的。我们的立场是,尖阁诸岛不存在领土归属纷争,我们也将就此谋求美国的理解。他们也有过明确表态的例子。正像总理在国会上所说的那样,如果需要,我们将进一步确认,我们想美国在这个问题的立场上是一贯的。
分析一下美国“暧昧起来”的原因,一是奥巴马上台以后,对美国而言,日本的东亚战略地位可能下降,而美国政界也有很强烈的重视中国的呼声;二是钓鱼岛问题由于台湾政府的深度介入而使问题越来越复杂,奥巴马政权难以因为小小的钓鱼岛而与中国开战,更难以和“自由世界的加盟者”台湾开战,更何况台湾正以重金购买著美国的武器。
但是,最近两天情况又发生了微妙变化。美国国务院媒体发言人麦金塔夫在2月26日向凤凰卫视记者表示:美国对于钓鱼岛的立场长久以来没有任何改变,我们没有在钓鱼岛最终主权议题上持特定立场,我们期待主张拥有主权的各方能以和平方式化解分歧。钓鱼岛海域如果发生武装冲突,美国是否会出兵协助日本?国务院官员表示这是假设性问题,并没有给出回答。另据台湾中央社讯,美国在台协会台北事务所发言人2月28日针对钓鱼岛争端指出,从冲绳归还日本的1972年以后,钓鱼岛在日本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所以包含在日美安全保障条约适用范围之内。对钓鱼岛究竟归属哪方,美国不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场上。
美方发言在一天之内发生显著变化,可能也和日本政府不断向美方“确认”有关。但是美国也明确表示没有接受日本有关“钓鱼岛不存在领土归属纷争,属于日本”的主张,这使日本在得意之馀略感惆怅。
可以说,美国传达出的声音是很明确的:中日双方千万别打起来,那样我会骑虎难下!
中日似乎已都对此心领神会。在2月28日举行的中日外长会谈中,杨洁篪和中曾根弘文都认为,双方不应该因为钓鱼岛问题,而影响两国的整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