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著“两会”日益临近,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有望再度升级。据悉,为抵御金融风暴、遏制经济下滑,中国今年的财政预算赤字规模,料在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暂定的5,000亿元基础上大幅追加至9,500亿元。这一预算若获得中央决策层确认并通过全国人大批准,将成为今年财政预算报告乃至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具震撼力的经济指标。
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09年中国财政赤字规模暂定为5,000亿元。然而面对不断加剧的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中央决策层下大决心,出台了一系列大手笔的提振措施,赤字规模亦相应被不断提高。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透露的资料,中央财政支大于收6,500亿,这一数字被看作是2009年预算赤字的新指标。春节前夕,国务院下发通知,决定中央代发地方债2,000亿,用于地方政府进行公益性专案的建设。因为地方预算不允许列赤字,所以中央代发的地方债将纳入中央赤字中。就此,中央财政赤字达到8,500亿的规模。这个数位不久后又被改写为9,500亿。
今年1月,中央及地方财政收入下滑非常快,比去年同月减少1265.03亿元,降幅达到17.1%。其中,中央收入降幅更大,达28.4%。同时,2009年用于医改的投入新增了将近3,000亿元,北方旱灾也增加了财政投入,而高层对2009年经济形势仍存在很大担忧,这些因素都让财政支出再度大幅扩张。
全国人大相关人士对9,500亿规模的赤字有不同意见。部分观点认为,为了保八、保就业等目标,大规模的赤字是必须的,9,500亿这个规模,所占GDP的比重已接近3%的国际警戒线,但尚在范围之内。过去几年的预算和执行都给赤字留有很大空间,所以今年即便赤字增加,也不会有风险。另外一种看法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必然会扩大赤字,但如此大规模的赤字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