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于美国时间2月15日启程,对亚洲四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和中国进行访问。这位前第一夫人,现美国政府实权人物首次出访,如何体现奥巴马政策走向、尤其是对中美关系的定位,各界都高度关注。
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时,抛出“变革”的招牌。作为新一届美国政府国务卿,希拉里倡导的同样是“变革外交”。美国新政府的“变革外交”体现在首次出访上:按以往惯例,美国新任国务卿上任后一般会首先访问美国的传统盟友欧洲,或者是中东地区,比如前任国务卿赖斯首次出访就选择了巴黎和柏林,但这一次,希拉里却是打破常规,飞越太平洋直接来到了亚洲。按照访问日程,希拉里于2月16日至18日访问日本,18日至19日访问印度尼西亚,19日至20日访问韩国,20日至22日访问中国。
希拉里亚洲之旅首站访问日本,将会晤在野党民主党领袖小泽一郎。按以往情况,美国国务卿访日期间鲜有与在野党党魁会面,分析相信希拉里会晤小泽,是华府对日本未来可能出现的政权更迭未雨绸缪。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日本朝野一直弥漫著不安情绪,担心新政府会亲中疏日,直至希拉里日前宣布外访行程首站为日本,全国才放下心头大石。分析指出,美日双方在朝鲜绑架日人及核问题上仍有分歧,华府亦可能要求日本进一步支持阿富汗战事。希拉里访问日本的重点是签署一项协议,将8000名美国军事人员从日本转移到美国的太平洋领地关岛,以期进一步缓和因美国在日本驻军而引起的摩擦。
希拉里首次出访的“压轴剧目”放在中国,西方媒体普遍认为表达对中美关系的重视。13日,希拉里在亚洲协会纽约总部发表演讲时为对华政策定调,她表示:美中两国保持积极的合作关系十分重要,这符合双方的利益。她引用了中国成语“同舟共济”称:“中国有句谚语,意旨在同一艘船上的人必须以和平方式才能共同过河,这则中国古谚语在今天将继续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她表示,美国政府承诺采取积极的对华政策。这一表态显出奥巴马政府将在对华外交中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表达出一种各种合作、平等的外交姿态。有日本媒体此前报道,奥巴马正考虑全面提升中美战略对话级别,希望通过以美国副总统拜登和中国总理温家宝实现互访的方式进行对话。这一新的战略对话内容涵盖政治、经济以及安保领域,甚至包括军事领域的对话。为显示美中两国因台湾问题而出现的紧张气氛趋于缓和,美中正在重新开始去年因为美国售台武器而被中国停止了的军事交流。
访问亚洲四国期间,希拉里将同受访国政府官员就深化双方在应对金融危机、人道主义问题、安全和气候变化等挑战方面的合作交换意见。希拉里13日演讲时也表示,此次访问亚洲,她将传递以下信息:美国准备和亚洲国家领导人一起迎接经济危机的挑战;准备加强和亚洲传统盟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准备帮助亚洲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准备和亚洲诸国一起应对包括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希拉里表示,“我们还准备倾听,因为倾听夥伴的声音不仅仅出于尊重,这也将为我们加强合作提供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