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由中国归国的残留邦人和残留孤儿等组织设立的NPO法人“中国归国者.日中友好会”,于2月4日晚在东京举办了隆重的成立纪念晚会。来自关东地区的残留孤儿、声援归国者的律师、国会议员、厚生劳动省孤儿问题对策室官员,还有中国驻日大使馆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了晚会,共同庆祝并见证中国归国者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
NPO法人“中国归国者.日中友好会”理事长池田澄江表示:6年前,中国归国者们为了争取人权和老后的生活保障,率先在关东地区结成了“国家赔偿诉讼原告团”,其后又在全国15个地区组成了原告团。归国者在日本律师团与河合弘之先生的帮助下,在国会超党派议员和社会各界的声援下,经过5年的法庭斗争和政治呼吁,终于在2008年4月获得了政府实施的新支援政策。今后,为了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展开活动,为了集中更多的社会支援,为了更大程度地回馈中国、促进中日友好,自然产生了组织化的必要性。归国者们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去年5月下旬向东京都厅提出了成立NPO法人的申请,并在9月获得批准,成立了“中国归国者.日中友好会”。
据介绍,由归国者组成的“日中友好会”,事务所设在东京新桥的国际善邻会馆4楼。2008年度的事业主要在五个方面展开:1、社会福祉支援事业:推进介护型老人院和墓地问题的调查,派遣医疗翻译等;2、社会教育促进事业:事务局已为归国者开办了日本语教室、书道教室,今后还将开设中国语、电脑、料理、太极拳、社交舞等教室,活跃归国者在日生活;3、促进学术、文化、艺术、体育事业的交流:继续举办归国者年度聚会活动,组织社会考虑、文化交流和体育比赛活动;4、人权拥护、和平推进事业:在律师团的指导下,关注残孤人权、解决新支援政策中不完善的部分和问题;5、日中友好和国际协力事业:不忘中国人民和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定期回中国看望养父母,或参加扫墓活动;四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残留日本人孤儿们迅速捐献出1600万日元,并在四川设立了“日中友好希望小学”;此外,NPO法人还将在中日大使馆和归国者之间搭建桥梁,推进中日友好。
日本执政党在国会成立了残孤问题研讨团队,对政府设立新支援政策起很大推动作用。在成立纪念晚会上,来自自民党的野田毅、中谷元议员,来自共产党的小池晃议员也到会祝贺。野田毅是解决残孤问题国会研讨会的座长,他说:归国者获得了新的支援政策,又靠自己的力量成立了NPO法人,证明我们过去的努力没有白做。听说在四川大地震之后,生活并不富裕的归国者们毅然捐献,做了在经济高速成长年代里培养出来的人不能做的事,我感到心头很热。归国者们经历了苦难,更能理解并发挥人的本性。在这个意义上说,苦难成为了财富。NPO法人成立后,归国者们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中国驻日大使馆总领事许泽友参赞到会,热烈祝贺中国归国者成立NPO法人。他指出,中国归国者在2008年有两件事给人印象极其深刻。一:5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归国者们参加欢迎和欢迎的各种活动,得到了中国政府代表团的高度好评;二、四川大地震后,归国者们纷纷动起来,顶风冒雨展开街头募捐,还派代表团到四川捐建小学。这些义举感动了大使馆每一位同人,也感动著中国人民。这说明,归国者们非常怀念出生、成长的中国故乡,知恩图报,也说明大家都是善良的人,未来的前景必然光明。
新支援政策实施至今将近一年,虽然许多人生活获得改善,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翻译沟通不够、上日语学校没能支给交通费、对死亡孤儿的配偶者给予生活保障、还有二代三代的工作问题等。这些都将在今后得到改善。厚劳省孤儿对策室承诺,将与归国者团、律师团一起完善手续,把援护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