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九家大型国有企业高层将率先带头减薪,并采取缩减差旅费、会务费开支等措施应对金融危机。
新华网报道,上汽集团、电气集团、百联集团、锦江国际、东方国际集团、国际港务集团、广电集团、纺织集团、中铝上铜公司等九家国有企业高层减薪幅度不少在15%至20%,而最高降幅达40%。
这九家企业将本著合理有据、慎重有度、有奖有减的原则,对系统内领导和职工收入分配提出明确意见,要求领导与职工同甘共苦,职工不增加工资,则领导不增加工资,职工减工资,领导首先减工资。此外,这些大型国企还提出严格控制差旅费和会务费开支,勤俭办企、增收节支,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
上海电气集团提出过“紧日子”的10条措施,要求今年压缩管理费用10%,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下降到3%以内。
百联集团表示,今年将严格控制一般性的出国考察和培训项目,停止到市外(含郊区住舍)召开会议。集团还提出今年减少业务招待费10%,暂缓自用办公写字楼的装修、改造工程,暂停办公用车更新,严格限制公车私用。
上汽集团则以“过冬天、不畏寒,渡时艰、迎春来”为指导思想,倡导厉行节约、精益管理、降本增效。集团要求各部室今年费用预算比去年下降20%,做到业务招待、车辆购置等四方面费用“负增长”;要求充分利用现有通讯和多媒体手段进行业务沟通;凡能通过电话、视频会议解决的问题,尽量不安排出差,国内出差的交通工具、住宿标准统一下调一档。
较早前,北京的《京华时报》报道,中国铝业集团(中铝)全体普通员工至公司高管减薪15%至50%不等。公司高层领导减薪最大,达50%。 中铝公司副总经理吕友清表示,中铝虽然减薪但坚决不裁员,即使是雇用的农民工也不会裁减。目前中铝全部员工大约有24万人,希望通过这次大规模的降薪缩减开支30亿到40亿人民币,预计总共将节省人力成本30%左右。
中铝去年盈利约为20亿人民币左右,仅为前年的十分之一。业绩下滑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影响,各地分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二是来自金融危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