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私人理财投资策略组日前发布的策略报告认为2009年更看好发达市场。
尽管近来很多人认为全球经济体相互“脱钩”,但股市表现却日益同步,在经济下行时期尤为明显。最近几个月,美国股市同海外市场步伐几乎保持一致,表现出如一体般的默契。
欧洲和英国市场时机还未成熟。欧元区的估值有所改善,股票交易价格目前相当于8.4倍市盈率—接近最近的四个主要经济周期的谷底。欧洲股市目前的水平似乎因盈利和经济恶化进行了折让。但我们知道,市场在短期内往往受到情绪而不是长期的公允价值估计的驱动。因此,必须认识到下行风险。
举例来说,英国在过去几年里高度依赖金融行业的增长,并因此正遭受著比美国还严重的房地产萧条和消费萎靡。与此同时,由于出口是带动欧洲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盈利高度依赖全球经济增长。最后,政策反应不一产生的经济延迟复苏的风险,可能使短期内波动加剧。我们认为,受到全球经济状况的抑制,本轮利润和经济周期目前所处的阶段表明,欧洲或英国股市出现强劲、持续的复苏还为时尚早。对长期投资者而言,尽管欧洲市场的估值水平已接近可能实现具吸引力远期回报的水平,我们在短期内仍持谨慎态度。
日本面临的挑战。尽管日本股市的估值水平仍然有吸引力,但我们认为,几个挑战使这一地区在短期内的吸引力较低。由于套利交易(以低收益货币计价的借贷资产购买高收益资产)平仓出场,日元走强。曾经疲软的货币走强,加上全球经济增长大幅放缓,使日本具有相当规模的出口行业处于特别脆弱的境地。此外,石油价格暴跌削弱了日本作为节能型国家以及低油耗汽车出口国所享有的一些比较优势。最后,尽管欧美的银行体系饱受当前信用危机的侵害,日本银行体系目前的状况相对较为稳定,这主要归功于其在过去十年里修复资产负债表的努力。不过,我们现在看到,日本的银行恐怕难从这次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中脱身,交叉持股和广泛蔓延的信贷恶化也可能使其遭受巨大的损失。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短期内对日本股市持谨慎态度;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这一地区,以确定是否会出现长线机会。
经历了下跌的新兴市场估值仍然高企。2007年新兴市场股指从峰值大幅回落,超过美国和全球市场的跌幅。尽管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目前的财政状况好于1997-98年的那次严重危机,但全球金融体系一体化程度加深,使这些经济体易于受到信贷紧缩和全球经济放缓的冲击。
尽管最近股市下跌,但纵向比较,估值还需下跌26%才能触及上两次回调的平均谷底水平,因而还有进一步收缩的空间。而又一轮股市调整可能导致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表现趋弱。中国可能能够较好地抵御冲击,但前提是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能够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基于此,过于乐观的增长和盈利假设对新兴市场构成了又一项挑战。由于存在这样的顾虑,相较新兴市场,我们更看好发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