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李惠春:与《人民中国》在一起的日子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日期: 03年07月1期
  李惠春出生在渖阳,1961年从北京大学东语系日语专业毕业,遵循组织分配进入《人民中国》编辑部。李惠春当年的想法是把青春献给《人民中国》,不想一转眼,人生走过了35年。1993年9月,李惠春结束为期4年的《人民中国》驻日记者工作,回到北京担任《人民中国》翻译部主任。1995年,李惠春退休,完整地把一生献给了《人民中国》和对日报道事业。
  现在,李惠春是创刊50周年的《人民中国》的老人中惟一生活在日本的一位。回忆起与《人民中国》一起走过的日子,李惠春感慨良多。当年,中国对日宣传渠道很少,“北京放送”和《人民中国》不仅是主要宣传窗口,也是培训和锻炼日语人才的基地。李惠春进入《人民中国》後,感觉是进入了第二所大学,那里的日语学习和工作环境,至今想来让人羡慕。当年《人民中国》的主编康大川,翻译组组长刘德有、安淑渠等人,都是中国不可多得的高级日语人材,也是中日交流的重要人物。
  李惠春在《人民中国》工作了35年,切实感受到《人民中国》是现代中国的缩影,更是中国对日报道完整的历史记录。李惠春经历了《人民中国》创刊10周年、20周年、30周年和40周年纪念——历史的变化和《人民中国》的变迁,令人感叹。1963年10周年纪念,《人民中国》在北京政协礼堂举办大型宴会,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外长等亲自到会,周总理逐桌敬酒,高度赞扬了《人民中国》的作用;1973年20周年纪念,正处文革期间,没搞大型活动,编辑部仅写了一篇纪念性社论;1983年30周年纪念,在北京饭店举办了隆重的庆祝宴会,廖承志因病未出席,10天後谢世,令人惋惜。当时,王震代表中方高层到会祝贺,日方由宇都宫德马、井上靖、茅诚司等著名友好人士出席,规格极高;1993年40周年纪念,《人民中国》在西苑饭店举行庆祝,当时的活动民间意味较浓,官方色彩已大大降低了。
  《人民中国》作为一本对日宣传刊物,读者是纯粹的日本人。怎样使杂志更能符合读者 要,是《人民中国》在50年历程中一直面对的老课题。李惠春记得1963年外文局代表团访日回国後,就提出了《人民中国》要革命,内容 要贴近中国现实,报道手法要变硬为软,为此,形象上 要改变,增加视觉部分,注重编排效果。今天,《人民中国》的传统读者已经老化,与时代要求相比,杂志的信息量不够,风格不够活泼等,依然是回避不了的问题。
  李惠春回忆道,同辈中有不少人都把一生献给了《人民中国》,这是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像的。90年代以前,没有电脑,排版全靠检字工人手工操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在那些细心看稿、日夜校读的岁月里,李惠春被女儿戏称为“李惠稿子”。在《人民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是安淑渠、李惠春、陈忆春、石英(石川英子)这些平凡而认真的编辑记者们坚守在第一线,把中国的信息和现状传递给了日本读者。记得当年每次编完一期稿子,从印刷厂里出来时,编辑部的夥伴们一路骑车,人带人,喜欢唱歌的刘德有往往会高歌一曲,唱出轻松的心情。这些歌声依然留存在年轻的记忆里。当年虽然很穷很忙,但人人拥有责任感。李惠春承认现在有时做梦都会想到下印刷厂的情景,非常怀念那些战斗的日日夜夜。
  李惠春在《人民中国》工作了一辈子,无怨无悔。但退休以後,也多了反思的时间。她的体会是,在中国出一本日文杂志,由中国人把中文稿译成日文,确实很难,可能搞一辈子都达不到完美的境界。《人民中国》里的编辑记者们文字功底很好,但最後还是离不开洋拐棍,离不开日本专家。今天,《人民中国》是“ 北京三刊”中硕果仅存者,看著由600期封面组成的回顾版面,李惠春期待《人民中国》在创刊50周年纪念之後能继续走向新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96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