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巴以战火如火如荼,中国外交部虽然屡次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和“担忧”,但丝毫不影响双方大打出手。中国近日宣布派出中东特使孙必干出使巴以进行斡旋,但国际反响不大。中国虽然在中东有巨大的石油战略利益,但影响力却相当有限。
中国中东问题特使设立于2002年,由江泽民一手推动。2000年江泽民访问巴以期间,已故的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提出,希望中方任命中东问题特使,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方面发挥与中国大国地位和影响力相称的重要作用。几经酝酿,两年之后中国设立中东问题特使,首任特使是资深外交官王世杰,现任特使是曾担任驻沙特、伊朗和伊拉克大使的孙必干。
但遗憾的是,中国中东问题特使虽然设立6年多,但在中东的作用非常有限,除了召开记者会解释中国立场、例行巡访之外,并无多大建树,在中东危机和冲突中作用并不大。
中东特使的成效有限,与特使本身的能力并无太大关联,关键是中国缺少影响中东局势的战略支撑和手段。无论阿拉伯国家还是以色列,对中国的声音都是当作耳边风,听听就算了。而且美国视中东为自己的禁脔,也提防中国插足,中国虽然在中东的战略利益愈来愈多,但影响力却不升反降,这跟中国骑墙的中东政策密切相关,也是中国中东特使屡屡无功而返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