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一位官员14日就中国使用巨额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从而造成利率下降并引发资产泡沫的观点予以驳斥,称美国应为当前的金融危机负责。
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赤字财政以及松懈的金融市场监管是造成此次危机的关键原因。
张健华说,美国经济政策、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的多重失误是造成危机的根本原因;有关经常项目顺差国家造成危机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虽然中国官员此前曾将金融危机归因于美国的监管松懈并敦促美国增加储蓄,但张健华14日对美国经济政策的批评言论却是非同寻常地直率和严厉。
张健华还指出,在中国外汇储备于2003年开始迅速上升之前,美国的储蓄率就一直在下滑;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不仅刺激了过度消费和贸易赤字,还导致负债上升和美国资产价格的膨胀。
张健华表示,由于奉行自由市场观念,美国对衍生金融产品、对冲基金及私人资本运营公司的金融监管一直十分松懈,从而导致风险逐步积累。他将发达国家金融公司的领导人比作“绅士俱乐部”成员并称,董事会成员纵容高管层追逐短期利润,却缺乏适当的风险管理。
张健华说,美国经济政策失误和监管失灵是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其自身经济结构和宏观经济政策。
他还说,自我批评正是反思危机根源、充分吸取教训、改革国际金融体系、避免类似危机重复发生最急需的。
背景: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290亿
16日,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数据显示,去年11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较10月增加290亿美元,总量达到6819亿美元,继续领先于日本,居于各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量的首位。
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11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6819亿美元,较10月份的6529亿美元增加290亿美元,继9月超过日本后,继续保持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者的地位。而居于第二位的日本,当月则小幅减持49亿美元,总量达到5771亿美元。位居第三位的英国,当月持有量也增加了2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