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又是一年新春时
日期: 09年01月3期 评分: 10.00/1

■(千叶) 宋 颖

时间真是过得好快,浑浑噩噩中,又要过年了。这是我在日本又将迎来的第三个中国年了。中国人重视过年,我也喜欢过年。瑞雪,新衣,鞭炮,冰糖葫芦,弟弟抖的蒙葫芦,点蜡烛的玻璃灯,扎小辫的红绸子,给奶奶买的大红的聚宝盆头花和饺子拍儿上的红石榴花……年前,爸爸妈妈忙著采购年货,蒸的各式各样的打红点的馅儿馒头和刺猥老鼠,深夜炉火上漂来的阵阵肉香,妈妈炒瓜子的样子,从初一开始一直贯穿整个正月的的亲友、邻里之间的拜年活动,成了小时候过年的记忆。热闹,快乐,成了我们几个发小聚会时永远兴奋的主题。虽然,那时的物质生活没有现在丰富多彩,买年货还要拿票,排队,但那时感觉真是幸福。

长大了,虽然家里有些变故,但爱过年的心气儿一点儿都没变。虽然,那时工作很忙,也没什么钱,我和弟弟还是分工明确,为年忙碌。年前的半个月,我们就有计划地每天利用工作之馀,大做卫生,采购年货,也要为自己置办一套新衣。除夕那天,一大早起来,我就开始准备年夜饭,做包饺子的馅儿。弟弟忙著贴红吊钱,贴字,贴各式各样窗花。弟弟还要买一大把冰糖葫芦,有红果串的,山药串的,还有各种水果串在一起的……不知他听谁说的,家里的女孩子吃糖葫芦越多,预示著下一年里家里越来越富有,日子越过越好,所以每年这一天,他都坚持这样做。也许是他的执著感动了上苍,我们现在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除夕之夜,包著饺子,品尝著亲手烹制的简单的菜肴,磕著瓜子,看著春晚,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与寄托。那时的过年,让我们在艰苦的岁月中,磨练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的性格。

来日两个月后,迎来了第一个中国年。那是在日过的第一个中国年,那天的情景与沮丧、失落心情至今记忆犹新。那几天,我的脑子一直都沉浸在回忆中,老公的朋友热情邀请我们去他家包饺子,他的岳父岳母是一对通情达理的日本夫妇,为我们做了许多日本料理,加上我们包的饺子,吃了一顿中日合璧的年夜饭。告辞后,我们跑回家,我迅速上网看春晚,记得那时在电视上看到介绍中国的点滴内容和人物,都觉得像自家的亲人。那晚直到深夜2点多才打通国际电话给家里人拜年,那一个除夕夜我好难过,感觉自己像断了线的风筝,在飘泊,没了方向。当时,就是想,既然已经选择在东瀛生活,就要适应这里,就是再想回家过年,也要忍著,一定等到能适应这里,再回去。这个信念,一直支持我到今天。

2007年的日本年,老公邀来了中国朋友,在我们的新家里,包饺子,做了许多家乡菜。大家聊天,看日本的电视节目。转天早上,一起去了成田山初参拜。渐渐地喜欢在日本过年了。过中国年的时候,是老公工作最忙的时候,没时间陪我,在加班。除夕夜的时候,我一边看著网络直播的春晚,一边与朋友聊天。为了烘托气氛,自己备了瓜子、茶水、糖果等。整整忙乎了一夜,到天亮的时候,累得发了高烧。老公回来后,哭笑不得,赶紧带我去了医院。不过,我还是挺高兴,有这么多的亲朋好友,怕我在异国寂寞,整夜陪著我,让我与他们天涯共此时,分享新年的快乐。

今年的日本年就更上一层楼。元月一日的早上,去了关东地区有名的,我们没去过的最后一个参拜地川崎大师;去抢购了新年福袋;在家里,接待著好朋友……闻著屋里肆意飘满的涮火锅的香气,看著满屋的阳光、和谐、热闹,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油然而生。每年在相似的日子里,享受著不同的幸福与祥和。有时想想,我们有机会能感受到中日两种年文化,也是件难得的事。

新年是我们劳累了一年的休息,回顾,更是迎接新的一年的整装待发的憧憬与奋斗,也是一年中心理历程和经历的驿站,稍事整备后,在新的一年里迸发出勃勃的生机……在异国生活,我们虽然有著各自的困难与打拼的艰辛,但只要我们坚强地走,我们的日子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生活其实都一样,过的都是心气儿,过得都是现在,过得都是真实的每一天。所以,我们要善待自己,让自己健康快乐生活。打工苦了,给自己一点儿轻松,给自己一点儿小奖励;工作累了,坚持不了了,找几个哪怕是陌生的朋友倾诉一下,缓解一下压力;生活孤寂了,挖掘一下素日里的趣味……明天的太阳照样升起,一切都会过去……生命是一个经历的过程。

祝大家幸福,安康!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4/9501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