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回归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待香港、澳门两个特区行政长官的态度明显不同。澳门特首何厚铧受到“一日三赞”;而香港特首董建华则被要求“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香港各界对胡讲话内容各有不同解读。有人支持前全国人大代表李鹏飞分析,认为是中央对董班子施政发出警号;也有人认为是港人过分敏感。也有学者表示,胡讲话明显是冲董班子而来,惟港人反应出乎意料之大,所以中央出手“降温”,避免打击董的管治威信。
据报道,在澳门三度赞扬何厚铧,表示“中央非常信任,也很支持”之后,胡锦涛在听取董建华述职时,不但没有“挺董”,而且罕见地暗批港府官员不团结。胡锦涛对港府官员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点,希望大家以香港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要加强团结、和衷共济、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第二点,就是希望大家都本着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推动香港经济的发展,努力改善民生,维护好香港社会的稳定。第三,就是希望大家一起来认真回顾香港回归7来,实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走过的历程,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提高施政能力和管治水平。”
香港三大政党均认为胡锦涛的讲话较严厉,对港府已经响起严重警号。但董建华回港后在记者会上,不承认他受到责难,强调胡锦涛的讲话只是一种提醒和期望,应正面看待。他也否认港府有管治危机。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最新民意调查显示,港人对港府的评分普遍下跌,其中,董建华的最新评分是47.5,比上月跌2.3,是连升7个月后首次下跌;不满港府表现者有近4成,大幅增加7个百分点。
香港特区政府被要求“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整个“训示”过程由香港电视新闻播出之后,港人议论纷纷。许多人打电话给电台及电视节目,一方面对董氏受责感到“不是味儿”,全体官员首次站立接受胡锦涛“训示”,更显出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也有港人认为,港府施政欠佳,全体港人均有责任。对于胡锦涛谈话,政务司长唐英年21日在主持马鞍山铁路支线通车仪式后呼吁港人团结。
外国传媒纷纷就胡锦涛讲话发表文章。《亚洲华尔街日报》刊登题为《董被责难》的分析文章;新加坡英文《海峡时报》及《亚洲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均指出北京这次公开批评董建华属罕见。《海峡时报》以“胡公开表示对董政府不满”为题,指北京过往不会公开承认香港管治遇上问题,即使有也只会归咎于前朝港英政府,故这次批评史无前例;英国《金融时报》以“香港领导人被中国批评”为题指出,北京对自己钦点的领导人说这些话是非常严厉。
另据香港大学民意网站调查显示,对于董建华第八份施政报告的期望,有高达34%者表示对施政报告的重点没有肯定期望。26%期望董建华将施政报告重点放在经济问题,21%期望重点放在劳工及就业问题;而期望报告重点放在社会福利问题的有6%;选择教育及房屋问题者则各有4%。在身份认同的调查中,26%称自己为“香港人”,32%自称为“中国人”,23%自称为“中国的香港人”,而16%则自称为“香港的中国人”。换言之,49%认为自己是广义的“香港人”,而另外48%则认为自己是广义的“中国人”。
董建华述职被要求找不足 / 胡锦涛讲话震撼香港政治圈
日期:
05年01月1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2/9465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