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拜年
日期: 09年01月2期

■(爱知)熊谷和美

小的时候家里住的是苏式的平房,一个走廊六、七家。过年过节可热闹了,大年三十半夜十二点吃完饺子,睡不上几个小时,初一的早上邻里间就开始互相拜年。到谁家基本都是糖、瓜子、花生招待,虽然大家说著同样的拜年话,却很有过年的气氛。

上中学过年时几个同学约到一起,先上老师家拜年,然后这几个同学也相互串个门,也算是拜年了。那个时候几乎没有家庭电话,除了登门拜年好像也没有别的方式。

上班了,拜年的方法又多了起来,我们单位属于疗养部门,在那个时候是效益不错的单位,一到年底就会餐,领导藉这个时候给大家拜早年。然后,正月十五之前全院职工到单位开个辞旧迎新茶话会,大家边吃著糖果边畅谈,这叫团拜

随著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电话进入了家庭,后来又有了传呼和手机。这时,过年又不满足于团拜了,而更趋于家庭聚会,排上日程,轮流做庄。之后,又因为家庭聚会气氛不够被取替,如果十几个人聚会就乾脆到酒店订个KTV包房,边吃、边聊、边唱、边跳。这样的聚会,一个正月下来,很累。你想想:小学同学、中学同学、中专同学、大专同学、同志、朋友。不光是累的问题,在经济上也是个不小的开销。

亲属之间的来往基本都是在家里,拎著几样礼品,全家老小去拜年,到谁家都是丰盛的一桌酒席,客人走后自家天天吃烩菜。

在我来日本之前,过年时单位的同事聚会已经由原来的一人买单,变成了AA,大家自愿,这样在一起吃完饭没有心理负担,可以有选择性地参加,也不会因为安排下一次请客而煞费苦心。后来,我到了日本,春节我往中国打电话给同事拜年时听说,她们现在的过年聚会已经从大规模变成了小范围,而且都是几个关系不错的。

刚开始在日本过年真是有点不习惯,这叫什么年啊:街上没有过年的气氛,三十晚上(日本是阳历年末)连个鞭炮声都听不到!

日本人虽然没有登门拜年的习惯,但非常重视贺年卡,新年伊始收到一份真诚的祝福心里是很温馨的。亲属之间买贺年礼品,基本是通过邮寄的方式。很多会社在年终前都开忘年会,其实也就相当于中国的拜早年。前几天,我还参加了名古屋东海中国归国者支援交流中心组织的忘年会,中心的领导向到会者表示慰问。大家边品尝著中日料理,边观看著中日节目,场面很热闹呢!

其实想想,在日本虽然过年少了登门拜年内容,却给自己留了很大的空间。每年的新年休假,我和老公基本都去温泉旅游两天。亲属之间远的打电话拜个年,离得近的亲属如都有时间就小聚一下,做几道家庭料理,再打上几圈麻将

来日本过了五个新年,远离了中国那传统的拜年习俗,现在,非但不感到寂寞,还觉得这样挺好的。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4/9437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