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0月份有大量资本外流,这让中国政府不得不重新树立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因为人民币是最坚挺的亚洲货币之一。中国央行公布,去年10月份国家外汇储备减少259亿美元,11月和12月分别增加50.3亿美元和613.1亿美元,年末外汇储备总规模达到1.946万亿美元。
去年第四季度中国外汇储备累计增加404.5亿美元,这说明中国在继续买进美国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10月份外汇储备下降值得关注,因为这打破了近些年储备稳步增长的趋势。外汇储备增长一定程度上是大量资金流入中国所致。
9月份金融危机加剧后,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遭遇了资金外流和本币贬值的双重打击;而中国却基本上未出现这些问题,因为持续的巨额贸易顺差导致大量资金流入中国。
迄今为止,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居全球首位,其变动情况受到各方密切关注,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将大量储备资金借给了美国政府。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减少(虽然近期内不大可能发生)会削弱其购买美国国债的能力。
中国官员一直在谈论外汇储备暂时下降的可能性,但最终数据直到周二才公布。
资本外流可能加剧的风险加大了管理中国经济的难度。汇丰银行(HSBC)驻香港的外汇策略师理查德•耶岑加(Richard Yetsenga)说,现在中国政府可以采取任何自己认为适当的国内政策。如果资金外流规模大到一定程度,选择国内政策的自由度将大大收缩。
分析师们说,尽管面临出口商要求人民币贬值的压力,然而对资金外流的担心似乎阻止了中国让人民币大幅贬值。中国出口商面临美国和欧洲需求下滑的冲击,人民币贬值有助于提高其商品的吸引力。去年12月初,人民币短暂下行曾引发外汇市场的恐慌性抛盘,但从那以后,中国央行一直将人民币维持在6.85元兑1美元的水平。
中国外汇储备波动的确切原因往往难以明了,因为央行很少透露相关信息。央行官员近些天一再表示,中国外汇储备的美元价值下降主要是外汇市场波动造成的,尤其应归因于欧元汇率的变化。不过很多私营机构分析师认为,中国外汇储备最近的变动幅度相当大,只用汇率波动这一个因素无法完全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