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新闻综述 2004 年岁近尾声,中日关系也在摩擦和碰撞中走过了“政冷经热”又一年。回顾 2004 年,中日政治关系持续冷却,民间感情距离不断扩大;经贸交流 B 文化传播和人员往来继续升温,但增长势头却受到“ 政冷”影响而放缓。各种突发事件此起彼伏,使中日关系显得更加曲折而复杂。《中文导报》编辑部回顾总结了 2004 年中日关系十大新闻,希望能给出提示、引起警戒,供广大读者思考中日关系究竟应以何种面貌来迎接战后 60 周年纪念的到来。
一、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年初第四次任 内 参拜靖国神社,重创中国对日关系“新思维”,也为 2004 年的中日关系揭开了“政冷”序幕。
二、胡锦涛和温家宝在 11 月分 别 与小泉举行了中日首脑会谈,希望改变“政冷经热”现状,但日本政府于年末为李登辉访日放行,导致中日关系由“冷”而“冻”,前路难卜。
三、中日贸易额在 2003 年达到 1335.8 亿美元, 2004 年劲超 1600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各地招商团蜂涌日本,从沿海到 内 陆,从省市到乡镇,此起彼伏,凸现“经热”是中日关系的主流。
四、亚洲杯足球赛,中国球迷发生反日骚动,成为近年来中日民间情感对立的总爆发。
五、日本新增中国四省一市等 5 个地区为团体访日签发地,中日人员往来进入交流大时代。
六、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出任第九代中国驻日大使,为打开中日关系之结,深孚众望。
七、中国核潜艇进入日本领海,为“政冷经热”的中日关系再添寒流。
八、相隔 31 年,日本国技大相扑 2004 中国公演圆满成行。中日文化体育交流依然繁盛。
九、以春晓油气田开发为导火索,中日海底能源争夺战迫在眉睫。
十、中国民间保钓运动风起云涌 。 保钓人士登岛成功,再触中日关系敏感死结。
详见通讯特写
2004年中日关系十大新闻
日期:
05年01月1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9407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