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日关系被描述为“三二一0”和“YKK” / 中日两国不能互耗应该合作
日期: 05年01月1期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年终岁末,中日关系因李登辉访日而再陷低潮,此前,日中民间友好团体实务者会议于12月12日-15日在北京召开。日中友好六团体的代表与中国十大民间友好团体的代表举行了工作会议,双方一致同意从民间立场出发,进一步推进两国友好关系。中日两国民间友好团体准备于2005年4月12日在东京聚会,发表“共同宣言”,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纪念之际宣示友好立场。日前,记者采访了参与其会的日中协会和日中友好协会等友好团体代表者,听他们谈及如何认识中日关系的症结,如何打开中日关系的未来。
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先生在年末的日中俱乐部活动中把日中关系的基础描述为“三二一零”,又把日中关系的问题归结为“YKK”。他说,日中关系的基础可用“三二一零”四个数字来举其概要:日中关系应坚守《日中共同声明》、《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日中共同宣言》三大文件的精神;日中关系需重视“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二大关键;日中关系要牢牢抓住经贸交流一个中心;日中关系要努力排除国民感情障碍,使之接近零距离。为了便于记忆,他也形象地把日中关系归结为“YKK”:靖国参拜(Y)、海峡两岸(K)、国民感情(K)。他认为,有效解决YKK问题,是使日中关系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关键。
日中友好协会专务理事酒井诚先生认为,日中关系在2004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双方政府的处理方法值得反省。如果两国政治关系比较健康,这些问题本来可以通过协商妥善解决,这也是1998年江泽民主席与小渊总理发表《日中共同宣言》的精神,但现实令人遗憾。酒井诚指出,靖国参拜和李登辉访日深刻影响了日中关系,带来负面效应不容忽视,但这还是属于名誉和自尊心的问题。从日中关系的名实之辨来看,更严重的现实问题当属能源竞争和国民感情。
能源问题是日中两国共同的课题,不是当前2、3年的问题,而是10年、20年的长期问题。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日中两国不能陷入争抢和消耗的恶性循环。能源是有限的,即使一时有所得,总有耗尽之时。与争抢和消耗相比,合理利用和有效节能才是日中应该走的能源之路。在东北亚,日中应形成这样的合作框架,如能加上韩国更好。
日中国民感情日益疏远是很深刻的问题。日本和中国都有各种民意调查,不同的调查结果可作参考之用,但不能唯民调是从。中国自胡温新政以来,表达了改善中日关系的意愿,但在国内有阻力,在日本也没有得到小泉政府相应的响应,十分遗憾。国民情感是日中关系的基础,中国的“ 反日”与日本的“ 嫌中”形成了不利于两国关系的气氛,非常令人焦虑。
酒井诚同时透露,2005年4月中旬,中国各地对外友好协会代表与日中友好协会的地方代表200余人将汇聚名古屋,召开两年一次的“日中交流会”,以推进民间交流的进程;以西安新发现的留学生井真成的墓碑铭为中心的“遣唐使时代展”也可能在东京、大阪等地举办,促进日本国民重新回忆那个时代。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940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