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盘点2008中国十大网络流行语
日期: 08年12月3期

中新网报道,2008年,注定是一个要被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南方冰雪灾害,艳照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事件馀波等系列重大公共事件,由于互联网的介入,催生出层出不穷的网络流行语,这背后,既包含著网民智慧的火花,也是社会的另类表达。

一、什锦八宝饭

最高领导人首次网聊 草根民意

藉网出海

今年,中国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也有了自己的粉丝团,名为什锦八宝饭

其实,早在2003年,胡锦涛、温家宝就公开了网民身份,向外界展现对互联网的重视。今年620日,胡锦涛又通过人民网,实现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同网民在线交流。

评论认为,胡锦涛再次开先河接触网民,令中共领导人亲民形象再次增分。媒体称,胡锦涛问政网络,开通网络民意直通车,开启了地方政府的执政新风。藉此,草根民意藉网出海,成功实现了对关注公共事件的意见表达、政治参与。

二、做人不能太CNN

做人不能太CNN,做人不能太卡弗蒂

在报道拉萨打砸抢烧事件中,美国CNN的新闻报道将一张反映拉萨街头多名暴徒袭击过往军车的照片剪裁为局部特写,故意淡化袭击者的暴力和群体色彩,严重歪曲事实,引发全球华人大签名,要求CNN道歉,并徵集爱国律师起诉CNN。同期,CNN新闻主播卡弗蒂在北京奥运火炬在美传递期间发表侮华言论,称中国人是一群五十年不变的呆子和暴徒。由此,做人不能太CNN风靡网络,甚者被网友编成RAP风格的歌谣。

如媒体所言,CNN风波最终可能成为一个时代的指标,它标志著全球华人小区的一种觉醒,既不同于过往的狭义的民族主义,也不同于旧时代的麻木不仁。它将迫使其它西方媒体在开口批评华人时,必须三思。

同时,CNN风波也提醒中国民众,所谓西方的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正如何被滥用。不论做人行事都不要太CNN

三、俯卧撑

政府信息公开VS玻璃门

在瓮安628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贵州官方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事件真相。通报描述事发当日的情景,当事人李树芬准备跳河寻死时,其好友刘某正在桥上做俯卧撑。当刘做到第三个俯卧撑的时候,听到李树芬大声说我走了,便跳下河中

随著瓮安事件真相渐趋明朗,以及房价不会跳水,只是在做俯卧撑主持人博客曝光裸体做俯卧撑照片等炒作,俯卧撑迅速成为网络热词。

略带戏谑的俯卧撑折射出网民对现实公共事件真相的渴求。今年51日,中国政府正式出台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无专门政务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的现状,提高了政府公信力和透明度,从此,关乎民生的决策不再是少部分人关起门来做的神秘事。然而,正如媒体所言,现实生活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却还有一扇玻璃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不管是从法规本身的条文来看,还是生效以来的执行来看,仍存在著一些问题。

四、范跑跑

思想烈士或许并不是一个恶人

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汶川大地震后,四川一所私立中学教师范美忠在博客中的这番震后表白掀起轩然大波,被网友讥讽为范跑跑,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师德的讨论。其后,中国教育部公布修改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保护学生安全首次被明确列入。

大多数网友初期都认为,身为责任人的范美忠选择逃跑,让人难以接受,并对其大加伐斥。然而,当一些人仅仅用道德的大棒,来迎头痛击他时,公众又站到同情范美忠的立场做换位思考。

或许,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国社会来说,思想烈士范美忠或许并不是一个恶人,他通过展示自己特殊时刻的瞬间表现,唤起了公众思考人性的弱点,以期促成相关制度的良性改进。

五、林卡脖刘内裤

网络时代官员将接受最广泛的监督

今年与问题官员有关的新闻很多。先是北京交通部派下来的林嘉祥书记酒后涉嫌猥亵女童,接著,海南省农业厅一名处级干部醉酒后身穿内裤到处追打医生护士,与此同时,抱病走丢法国的温州鹿城区区长等纷纷被曝光,林卡脖刘内裤杨不归一夜间飙红网络。

在互联网时代,政府官员的言行举止,往往会被放大到众目睽睽的聚光灯下,接受最广泛的监督。网络让监督走上快车道,让更多的普通人能够举报通天。有评论称,网络监督的出现或许能使渴望吏治澄清的人们眼前一亮,但倘若不能与职能部门形成良性互动,形成合力,那么,这一监督效能的作用将是有限的。

六、很黄很暴力

很黄很暴力 很傻很天真

此词出自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一则关于净化网络视听的新闻里。13岁女孩张殊凡在接受采访时说: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这句话掀起的旋风恐怕是央视所始料未及的。同时,它也将很XXX这一句式演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有评论指出,当网络的BT文化发展到欺负一个才13岁的女孩时,这无疑值得深思。当网络暴力这股邪火突破道德底线对现实生活进行民间制裁时,或许真的就该进行法律规范了。

七、打酱油

酱油恒久远,一壶永流传

打酱油的流行与很黄很暴力的风靡有异曲同工之处,均出自电视新闻。广州一位市民在就艳照门事件接受某电视台采访时说:关我X事,我是来打酱油的。此话一出,立即红遍网络。若想表示不清楚某事,或者不想谈论某事时,都可以用打酱油代之。

有媒体称,这句颇搞笑的网络术语,却蕴藏著一种新道德,当网络舆论变身网络暴力干扰人们的现实私人空间时,我们的社会所缺少的或许正是关我X的从容心态。

八、

不怕雷到你,就怕 自己

2008年,一个古老而陌生的汉字因互联网而重生,这个字就是。读音如,本意光明,但因其外观颇像一个人无奈、愁眉苦脸时的表情,网友赋予了它新的内涵:郁闷、悲伤、无奈、无语。有学者直言用“”表达情绪,体现了中国式的智慧,是古老的文化和现代网络的完美对接。

无独有偶,呆呆(音同)字也因网络而枯木逢春。两个组在一起,表示比呆还呆。

面对网络语言的勃兴,有评论认为,这种现象折射出了文化的自我调节和完善机制,每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从叛逆成熟的过程。

九、山寨

国货当自强,山寨要领航

山寨一词据说源于广东方言,通俗说即盗版、仿制等。这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最初以山寨手机之名闯入了公众视野,其后,山寨家电、山寨明星、山寨建筑等衍生品层出不穷,一时间神州无处不山寨。

保卫山寨精神

山寨文化的风靡引起了人们的热评。批评者认为,这是赤裸裸的盗版与侵权行为。不过,也有网友看好山寨的前景,并为其贴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标签。它现在所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大众对奢侈品的想像,媒体评论认为山寨文化的闪光点就在于草根对抗权威,大众对抗精英的精神。

十、正龙拍虎

新成语寓意社会公信力的缺失

随著周正龙案二审的结束,持续了400多天的华南虎肥皂剧也划上了句号。一个汉语新词因此诞生,那就是正龙拍虎。据说是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所驱动而做假,被揭穿后仍抵死不认。

正龙拍虎所表达的不只是对周正龙造假行为的批判,更是对一些官员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丑态的痛恨。有媒体称其已成为蓄意造假和欺世盗名的代名词,寓意社会公信力的缺失。

或许,管理者的急功近利,才使假虎照招摇过市。正龙拍虎是个笑谈,但我们不能一笑而过,而应该认真反思。

回首2008,这些网络流行语往往多伴随著重大公共事件的发生而走红网络,在坊间口耳相传。诚如学者所言,网络语言本身已成为体现世情民心的一个维度和观测点。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9233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