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宏)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于11月28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自去年11月指纹采集制度实施一年以来,被拒绝入境的外国人共有846人。此外,截至今年10月的一年时间内,到期未离境的非法滞留外国人同比减少了35%,约为7500人。
据了解,2007年10月5日,日本政府正式通过了“出入国管理及难民认定法”修正案,自11月20日起,在日本各地海关接受“上陆审查”的入境外国人,均有义务提供指纹和脸部照片等个人识别情报。新规定实施对象是全体入国外国人,也包括再入国的在日外国人。外国人若拒绝提供指纹和照片,将被拒绝入境。
法务省入国管理局入境审查“体徵信息认证系统”自去年11月20日启用以来,至今年11月19日止的一年内共有846名外国人被拒绝入境。其中韩国人居首位,达297人;菲律宾人次之,为155人;中国人居第三位,为90人;印度尼西亚第四,39人;中国台湾第五,38人;其他为227人。
法务省入国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被拒绝入境的外国人中有748人是与过去曾因非法滞留等原因遭强制遣返者(5年之内拒绝再次入境)指纹一致,按国籍来看,有韩国人290人、菲律宾人137人、中国人83人等。
此外,另有98人是因持他人名义的护照等遭拒。包括菲律宾人18人、伊朗人16人、斯里兰卡人10人等。因拒绝提供指纹而被拒绝入境的外国人,至今仅有一位,那是今年10月31日抵达成田国际机场的一位来自中东的男性。
目前在世界上,对外国人采取指纹登录制度的只有美国和日本。而美国在“9.11”以后采取的过度防范措施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