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袜子遗落在路中央
说起上午10点半左右发生的这一幕时,杨女士仍止不住激动与气愤。当时,她正抱着孙子去游泳馆洗澡,路经高新区房产交易中心附近时,就看到几个身着城管制服的人围着一个少年。仅着内裤的少年蜷缩在一家工地墙边,那些人还去拖他。“太过分了,我看得心都慌了,但又不敢上去制止。”杨女士说,旁边单位的保安都看到了这一幕,他们指指点点也没有上前阻止。另外一个围观的大妈也一直念叨说,要去问问那些人要整哪样。
杨女士说,这个少年好像是在海源中路和昆瑞路交叉口附近散发小广告,被城管发现。她看到那些人把少年的衣服、鞋子扔进印有“行政执法”的车里,然后开着车而去。杨女士还记得,少年的一只白袜子掉在了路中央,近乎赤裸的少年缩着坐在汇金城市商业广场建筑工地墙边。“天气这么冷,那个娃娃肯定要着冻病了。”杨女士说。
保安证实杨女士说法
附近小卖店老板、高新区房产交易中心和师大附中花园小区的保安都证实了杨女士的说法。通过他们的描述,记者试图还原整个事发过程:
上午10点半,在新奥巷入口20多米处,保安杨师傅看到,一个少年被五六个人围着,其中有4个人穿着城管制服。他们先扒掉了少年的鞋子,然后是裤子、上衣,直到少年仅剩下一条内裤;整个过程持续了五六分钟。杨师傅指着巷子旁边的一个小斜坡告诉记者,事发地点据他站岗的地方只有十多米远,那个少年大概十五六岁,身高1米六八左右。那些人随后登上了两辆车,银灰色的面包车前挂着“打击××”字样的大牌子,遮住了车牌;白色皮卡车上印有“行政执法”字样,杨师傅只看到车牌是云AG,后面的数字不太清晰。
“那个少年哭得很厉害,看着特别憔悴。”师大附中花园的保安小李说,是他拿了一套自己的衣服和皮鞋给少年,他穿上后,消失在了海源路上。
没有车牌就无法确定
记者随后来到今年7月成立的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该机构是辖区城市管理机构,通过直接管理解决高新区实体化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多头执法、重复处罚和职责交叉等问题。办公室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当着记者的面打电话给一位中队长,随后告诉记者,他们上午没有处理过这样一件事。
这位工作人员说,中队确实有9个人在对市容市貌、非法营运等情况进行检查、整治。但中队长表示他们集体行动,没有这件事。如果记者不能提供那两辆车的车牌号,就无法证实市民看到的那群人是他们的执法人员。不过,他表示,虽然地点属于高新区辖区,但五华城管、西山城管都有可能经过那一路段。
记者手记
我相信,被强行扒去衣服的几分钟里,除了身体暴露在初冬的寒冷,少年会有内心的伤痛与羞辱。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即使他习惯了在城管人员面前耍花招,即使他看惯了市民面对他塞小广告时的厌恶,但当街被扒光衣裤的经历,足以成为他心头烙下的更恶毒的印痕。
采访归途,在西苑立交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有人从前向后往一辆辆车里扔小广告卡片。经验丰富的老驾远远看到,赶紧把车窗摇起。同事说,有些名片飞射进来,会让人吓一跳,有一次,他恨不得冲下去揍这些人一顿。可说起发小广告会被当街扒去衣裤,他摇了摇头说,肯定不能这样做。
强行扒去衣裤,对于一个有意识、有人格的人,是无法言说的当众羞辱。更何况一个心智尚在成长的少年。也许,他会终生难以走出阴影。就像一位目击者所说,可以罚款、可以没收小广告,但当街扒掉衣裤,让违法者赤身裸体,是无法想像的。我们无法揣度施行者当时的心态。可以肯定的是,在少年失去衣服的那一刻,失去的还有“穿制服”者的公众形象。
有意思的是,采访中,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那位工作人员问记者,你们会不会抄下院子里的两个车牌号码,然后来问是不是这两辆车?对于这样的“警惕性”和疑问,记者一愣,只有无言。
这件事,也许那个少年会一直消失,也许没有人记得住车牌,没有人拍下视频或图片,没有人出来指认施行者的面目;但是,有那么多双市民的眼睛看到了,然后说了。我们相信市民。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