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记者 张石)日本政府在11月16日提出了指导今后防卫方向的新防卫计划大纲的概要,提出了完成“多机能”“富有弹力”防卫力量的方针。这在事实上已经改变了1976年策定的“保有最小限度基础防卫”的方针,形成了两大安保支柱:1,国土防卫;2,通过与美国合作向海外派兵,“改善国际安全保障”。但小泉内阁在严酷的财政状态下推出的新防卫计划大纲,基本是围绕“最近一个时期日本不会遭受大规模入侵”和“国际恐怖活动的方位与内容具有不确定性”这两大基点,以自卫队裁军和日美合作建立导弹防御系统(MD)为基轴而确立的。
一、向财务省争预算,防卫厅不惜打出“中国威胁论”
财务省从现在整个国际形势和日本周边的国际关系现状入手,以去年12月19日内阁安全保障会议的决定为根据,主张陆上自卫队需转换重视“对机甲战”的战略整备构想,缩小坦克和火炮的规模;海上自卫队应改变重视对潜战的战略整备构想,减少固定翼反潜机的规模;航空自卫队应改变重视对航空入侵的战略整备构想,减少战机规模。但防卫厅则打出种种借口,要求增加预算。
财务省提出了“中期防卫”预算的减额和削减年预算1%的计划。记者从防卫厅广报课获知:“防卫厅提出的预算要求和财务省之间确有差距。”在具体的防卫体制上,双方分歧很大,如陆上自卫队现在编成定数为16万人,防卫厅要求增加到16.2万人,而财务省要求削减至12万人;坦克现有944辆,防卫厅要求保留678辆,财务省要求减至425辆。现在海上自卫队共有舰船70艘,防卫厅要求保留66艘,而财务省要求减至52艘;飞机现有170架,防卫厅要求保留156架,财务省要求减至125架。航空自卫队现有战机300架,防卫厅要保留282架,财务省要求减至216架。
防卫厅为了说服财务省拨款,在预定11月完成的新防卫大纲的部内协议中,不惜设定了中国对日攻击的三种可能。1、大陆攻台;2、钓鱼岛争端;3、海洋资源争端。防卫厅还利用新??中越大地震,大力宣扬自卫队救灾的作用万万不可减少。11月2日,在国会内召开的执政党安全保障工程小组的会议上,防卫厅在“中期防卫”计划案中提出了25兆日元预算案,大大超出现在“中期防卫”的预算案,遭到种种指责,并和财务省展开激烈争论。但小泉内阁在焦头烂额的财政状况下,似乎裁军决心已定。小泉首相于11月7日在自卫队朝霞训练场的训示中表达了大幅削减自卫队组织和装备的想法。在新防卫计划概要中,最后没有具体提及中国的威胁,只是提到了台海问题“仍然存在”。
二、建立导弹防御系统(MD) 缓和武器输出三原则
关于日美共同研究导弹防御系统(MD)和拦截型导弹零部件出口的问题,计划大纲提出可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并设想把旧的护卫舰等出售给东南亚各国。大纲原案就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提出了考虑到有效运用日美安保体制、国际共同开发生产的趋势,以及支持反恐、打击海盗等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将采取必要措施,使之顺应时代需要的想法。
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主要出自日本民间企业和财政的压力。日本内阁在2003年12月决定导入导弹防御系统,但让日本防卫企业惊讶的是:导弹防御系统不是从美国得到生产专利在日本生产,而是完全从美国进口。三菱重工有干部叹息说:整体性从美国购买,我们的工作就等于“零”,技术也不会发展。2004年防卫费的公开契约额是8010亿日元,其中有12%是与MD相关,这些钱都交给了美国企业。日本之所以难以得到生产专利,与禁止“武器出口三原则”使日本难以把成品零件出口美国有关。要把旧的护卫舰等出口的原因,是日本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下,国家也要承担“军火商”的角色。
三、台湾对日本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希望已久
日本一些政治家呼吁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可能有其它的背景。7月,台“总统府国策顾问”黄昭堂来东京参加“2004年日美台合作研讨会”时称,日本的潜艇“性能极好”,希望未来台能够购买日本潜艇。对于日本检讨要放开武器输出一事,他认为这对台湾来说是件好事。
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潜艇型号包括最新型的“亲潮”级和服役年限不高的“春潮”级、“夕潮”级。这三级潜艇也被人们称为日本潜艇“三剑客”。到2005年9月,日本的9艘“亲潮”级潜艇将全部进入海上自卫队服役。“三剑客”的剑锋会更锋利,台湾方面已对其垂涎不已。
今年7月底,日本经团连发表声明,支持修改禁令。他们称,“有必要重新思考出口管理、技术交流以及投资政策等”。包括前防卫厅长官石破茂在内的一些有影响力的日本政治家、学术界人士以及分析人士也指出这项禁令“可能会损害国家利益”。本次大纲概要提出缓和“武器出口三原则”,与这些背景不无关系。
一、向财务省争预算,防卫厅不惜打出“中国威胁论”
财务省从现在整个国际形势和日本周边的国际关系现状入手,以去年12月19日内阁安全保障会议的决定为根据,主张陆上自卫队需转换重视“对机甲战”的战略整备构想,缩小坦克和火炮的规模;海上自卫队应改变重视对潜战的战略整备构想,减少固定翼反潜机的规模;航空自卫队应改变重视对航空入侵的战略整备构想,减少战机规模。但防卫厅则打出种种借口,要求增加预算。
财务省提出了“中期防卫”预算的减额和削减年预算1%的计划。记者从防卫厅广报课获知:“防卫厅提出的预算要求和财务省之间确有差距。”在具体的防卫体制上,双方分歧很大,如陆上自卫队现在编成定数为16万人,防卫厅要求增加到16.2万人,而财务省要求削减至12万人;坦克现有944辆,防卫厅要求保留678辆,财务省要求减至425辆。现在海上自卫队共有舰船70艘,防卫厅要求保留66艘,而财务省要求减至52艘;飞机现有170架,防卫厅要求保留156架,财务省要求减至125架。航空自卫队现有战机300架,防卫厅要保留282架,财务省要求减至216架。
防卫厅为了说服财务省拨款,在预定11月完成的新防卫大纲的部内协议中,不惜设定了中国对日攻击的三种可能。1、大陆攻台;2、钓鱼岛争端;3、海洋资源争端。防卫厅还利用新??中越大地震,大力宣扬自卫队救灾的作用万万不可减少。11月2日,在国会内召开的执政党安全保障工程小组的会议上,防卫厅在“中期防卫”计划案中提出了25兆日元预算案,大大超出现在“中期防卫”的预算案,遭到种种指责,并和财务省展开激烈争论。但小泉内阁在焦头烂额的财政状况下,似乎裁军决心已定。小泉首相于11月7日在自卫队朝霞训练场的训示中表达了大幅削减自卫队组织和装备的想法。在新防卫计划概要中,最后没有具体提及中国的威胁,只是提到了台海问题“仍然存在”。
二、建立导弹防御系统(MD) 缓和武器输出三原则
关于日美共同研究导弹防御系统(MD)和拦截型导弹零部件出口的问题,计划大纲提出可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并设想把旧的护卫舰等出售给东南亚各国。大纲原案就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提出了考虑到有效运用日美安保体制、国际共同开发生产的趋势,以及支持反恐、打击海盗等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将采取必要措施,使之顺应时代需要的想法。
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主要出自日本民间企业和财政的压力。日本内阁在2003年12月决定导入导弹防御系统,但让日本防卫企业惊讶的是:导弹防御系统不是从美国得到生产专利在日本生产,而是完全从美国进口。三菱重工有干部叹息说:整体性从美国购买,我们的工作就等于“零”,技术也不会发展。2004年防卫费的公开契约额是8010亿日元,其中有12%是与MD相关,这些钱都交给了美国企业。日本之所以难以得到生产专利,与禁止“武器出口三原则”使日本难以把成品零件出口美国有关。要把旧的护卫舰等出口的原因,是日本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下,国家也要承担“军火商”的角色。
三、台湾对日本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希望已久
日本一些政治家呼吁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可能有其它的背景。7月,台“总统府国策顾问”黄昭堂来东京参加“2004年日美台合作研讨会”时称,日本的潜艇“性能极好”,希望未来台能够购买日本潜艇。对于日本检讨要放开武器输出一事,他认为这对台湾来说是件好事。
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潜艇型号包括最新型的“亲潮”级和服役年限不高的“春潮”级、“夕潮”级。这三级潜艇也被人们称为日本潜艇“三剑客”。到2005年9月,日本的9艘“亲潮”级潜艇将全部进入海上自卫队服役。“三剑客”的剑锋会更锋利,台湾方面已对其垂涎不已。
今年7月底,日本经团连发表声明,支持修改禁令。他们称,“有必要重新思考出口管理、技术交流以及投资政策等”。包括前防卫厅长官石破茂在内的一些有影响力的日本政治家、学术界人士以及分析人士也指出这项禁令“可能会损害国家利益”。本次大纲概要提出缓和“武器出口三原则”,与这些背景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