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进入21世纪以来,影响中国时尚生活的关键词的话,“仓库”一词保准入选。仓库(Loft),又称“创库”、“藏酷”,来源于前卫艺术,却在时尚中得以定型和传播。无论是位于东郊大山子的798、艺术家艾未未当老板的“北京艺术文件仓库”,还是位于工体东路的“藏酷”西餐吧、“粉酷”泰餐厅,它们既是艺术家日常创作的“时态空间”,又是京城时尚男女们泡吧幽会的“热穴”、据点,几乎成了北京──这个到处是建筑工地,终日灰蒙蒙、昏沉沉的城市中距离“西方”最近的“新天地”。
作为拥有包括“首钢”在内的众多大型国企的北方工业重镇,北京自然不乏各式各样的仓库;在祖国语言中,也从来不乏“仓廪实而知礼节”一类的表述──但这些与我们当下话语中的“仓库”是两码事。正如今天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都是由洋人来命名,或藉助洋人的话语来命名一样(如波普艺术、Hip-Hop等),正本清源地说,作为概念的“仓库”也是舶来的。
60年代中期,美国的福利政策日趋完善,国内全面进入富裕社会。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力挫苏联,使赫鲁晓夫在著名的“ 厨房对话”中夸下的“ 十到十二年赶超美国”的海口成为笑谈。尽管有越战及后来愈演愈烈的“ 民权运动”的伤口,但社会经济的基盘是稳固的。也就是从那时起,在美国最先呈现出“ 信息社会”的若干特征,支撑世界经济近一个世纪之久的“ 美国造”文化开始分崩离析,逐渐演变成后来更加深刻地改写世界的现代文化,更酿成了“后现代”文化的滥觞。这种情况下,纽约格林尼治的苏荷区(SOHO)出现了大片废弃的、被腾空的工厂仓库群。一帮当时不为主流艺术社会所接纳的艺青、愤青们以低廉的租金得到了它们,并把它们变成了自己的艺术工作室,而他们最初的艺术实验的成功又招来了更多艺青加盟。然后,商业画廊、画材店和酒吧、咖啡等娱乐业跟进,苏荷区成了像上个世纪初巴黎塞纳-马恩省河左岸那样的波西米亚人群落。这就是当代前卫艺术辞典中“ 仓库”、“仓库生活”(Loft Living)等语汇的由来。
在迟到近40年之后,终于有一批中国本土的艺术家走出“ 高尚小区”,套上帆布工作衣钻进了京、沪等地古旧、寒碜的仓库的事实至少向我们昭示了两个讯息:第一是25年的改革开放使经济腾飞,一个已经完成向商业消费型转型的社会使传统制造业走向衰退,新兴产业勃兴,“ 大仓库”开始退出中国经济史的舞台,这无论怎么说都是历史的进步;第二个信息更加重要:我们的前卫艺术家在经过了圆明园和农家小院式的自我放逐之后,再次远离了位于都心地带的、资产者麇集的豪华公社,以一种最接近前卫的姿态,不是从空间上,而是从心理与视角上与城市生活拉开了距离。
那种藉纽约、伦敦的SOHO来指责今天过着“仓库生活”的中国本土艺术家为拾人牙慧的观点貌似很“ 历史”,实际上恰恰消解了历史──毕竟安迪.沃霍尔们在Loft里瞎折腾的时候,我们的工厂还在为出口古巴的胶鞋和支持罗马尼亚的暖水瓶而加班加点;而那种以为一座城市里有如此之多的废弃厂房变成了艺术家们的工作室和舞台,那么这座城市就有了当年苏荷区的风范,其文化身份(Culture Identity)也就具备了“ 后现代”的资格,“ 国际接轨”了的观点同样是浅薄的──浅薄得特像时尚杂志的记者们对所有他们认为新鲜、另类的人和事说“ 酷”。
不幸的是,我们的艺术家几乎从一开始便丧失了当年在苏荷区尽情胡闹的老美艺青的那份从容──我们权且认为这也是一种“历史进步”。且不说在房地产业率先实现“国际接轨”的今天的中国,有资格进驻北京东郊大山子仓库和上海苏州河畔仓库的艺术家首先得是艺术圈里的“成功人士”(仓库的大门虽阔,但毫无积累的普通艺青们是断难进入的),但就是那些名声已如日中天、作品价格在各种国际拍卖活动中直线飙升的艺术成功人士,在永远由权力与资本联袂叫庄的局子里,也只能充当无关宏旨的可怜筹码,被礼送出局只是时间的问题。说具体点,那些尚未出局的“ 幸运者”也许只是尚未进入城市建设规划的辐射半径而已,一旦资本到位,必被圈入。到那时,艺术家将不得不再次腾空产业工人们为他腾空过一次的仓库。
在这个正以每年消失600条胡同的速度“发展”着的城市,那种试图像天然地质博物馆保存各个地质年代的岩层那样来保留各个不同历史时代、不同风格的代表性建筑的想法多少显得有些幼稚可笑。不过,只要你说保留,那些智商超群、无往而不“ 艺术”的发展商们绝对有办法让它“ 保留”下来,但前提是文本不同,且有可能成为“ 意淫”的对象:上海摄影家陆元敏拍摄的苏州河系列照片引起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兴趣。这家发展商在苏州河畔成片的仓库群消失后的空地上,新建了一片高档河景公寓。于是,摄影家拍摄的黑白照片被批量复制后,镶上精致的木框,挂在精致装修过的房间的墙壁上──就是说,先把真实的景物置换成模拟的文本,再与房产一起捆绑出售,用以粉饰城市小资的古风“品位”。
笔者担心的是,先于作为艺术生活观念的“仓库”、“仓库生活”在中国的生发、成熟,它先成了房地产商赖以炒作的“概念”,那可就什么都无从谈起啦──除了有可能增值的产权。继CBD和SOHO之后,你敢说下一个不是LOFT?
﹃仓库生活﹄:能爽多久 / 刘 柠
日期:
04年11月3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8798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