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经济增长多年来首次出现个位数的增长,为5年来最低的增幅。此外,中国的CPI有所下降。
中国今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9%。今年前三季度GDP达2016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增速低于10%降至个位数。至此,GDP增幅连续5个季度下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00亿元,增长4.5%,加快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01117亿元,增长10.5%,回落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8714亿元,增长10.3%,回落2.4个百分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以上数据。本次新闻发布会由原定的10月21日提前至10月20日举行,这是国家统计局今年以来第二次更改原定安排。
数据表明,从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增速下降,从2007年第二季度的12.7%下降到了2008年第二季度的10.1%。另一方面,中国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1967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1810亿美元,同比减少47亿美元。
中国今年三季度PPI同比上涨8.3%,今年三季度CPI则为7%,其中,城市上涨6.7%,农村上涨7.7%。9月CPI为4.6%,而8月CPI则为4.9%。至此,今年以来,CPI连续5个月下降。此前,多家机构预测三季度CPI和PPI出现双降。
最新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皆有所回落,对于各界来说,通胀风险转为通缩烦恼,将引发市场对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的预期。更有分析人士指出,宏观政策将转向。专家分析称,针对中国国内外形势比较严峻的局面,为了防止本轮经济出现过度调整,决策层调整宏调基调的决心或将更加坚定,即将调整去年以来的“偏紧型”政策,采取中性偏松的政策,即在“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下进行结构性松动。
国家统计局称,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多变,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