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15日,由四川省地震局专家陈维锋、彭晋川率领的国家5·12地震遗址、遗迹保护专家组来到绵阳,对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城、任家坪、擂鼓镇等推荐的地震博物馆选址地进行了详细考察。通过实地考察与踏勘,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在5·12特大地震中,北川县城受的破坏最严重,几乎囊括了地震和地震造成的次生灾害的全部特征,因此将重点考虑把地震博物馆建在北川。
地震遗址遗迹绵阳最早启动保护
特大地震发生后,绵阳在抗震救灾的同时,充分重视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工作,组织协调多家单位联手对城区钟鼓楼地震遗迹进行保护,5月20日起对北川县城原址实行封闭管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地震遗迹。
专家组成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绍玉评价称,处理唐家山堰塞湖创造了两个世界奇迹:整个处理过程中无一人伤亡;处理方式最自然。唐家山堰塞湖是全世界处置堰塞湖最成功的范例,目前有关方面正在通过多维处置技术真实还原唐家山堰塞湖的处置全过程。
4处备选地北川呼声最高
早在7月25日举行的地震中文物受损及灾后保护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副司长李耀申就表示,地震博物馆遗址规划建设方案已上报,北川县城、汶川映秀镇、绵竹东汽汉旺厂区、成都虹口深溪沟4处典型遗址初步列为博物馆将来选址保护的内容。
据了解,国家5·12地震遗址、遗迹保护专家组于9月开始,分别对上述4个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踏勘。综合灾情、受灾人口、灾情特征等多种因素,专家们一致认为,5·12特大地震博物馆和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地主体应设在北川县城。
专家组提出,地震博物馆一定要站在对人类文化遗产负责的高度,以国际化视野来审视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工作,汇集全世界的力量、赢得全世界的支持。国家汶川5·12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现场考察组组长、四川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陈维锋表示,建设地震遗址博物馆,初步计划总投入近20个亿。
来源: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