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春雁
9月29日,美国众议院出人意料地投票否决了旨在拯救陷入困境的金融体系的救助计划。消息一出,华尔街顿时陷入恐慌。29日收盘时,道琼斯指数下跌778点,创下历史最大单日下跌点数;标普500种指数下跌8.4%,是1987年10月26日来最大跌幅;当日市值缩水1万亿美元以上。全球其他重要股市也受到拖累,纷纷下挫。由此使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显现后,以美国为主并波及全球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再掀高潮。
此次金融飓风的起因是什么?究竟会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对日本和中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能否再现全球性经济大萧条?带著这些疑问,《中文导报》记者特别采访了旅日华人经济学家、日本大学商科研究生院EMBA课程终身教授李克博士,听李克教授详细阐述了他对此次金融飓风的精辟分析和后果预测。
(一)次贷危机根源:金融体 系膨胀远超实体经济
李克教授阐述,世界经济体系,主要分为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也称虚拟经济)两大系统,这两个系统既互相促动也互相制约。当虚拟的金融经济发展速度与实体经济发展速度过度不符,就会造成通货膨胀或是经济萎缩,引起经济动荡,产生金融危机等。当然,金融经济本身的急剧动荡也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造成经济危机等,例如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深刻的例证。因而两大经济系统的平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良性循环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世界现代金融经济业务活动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二战后,随著资产证券化产品、金融衍生产品急剧发展,它们在金融业务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一般商业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业务的业务量。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对拉动经济的发展或引导某些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冲一些未来的、行业间的、国家间的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把一些价值低估的、价值量大的、大规模的固态实物资产,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分散掉一部分风险,进行收益共享,使资产回归到本身正常的价格范围。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金融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增长过快,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过度不符时,就会形成泡沫,严重时将引起经济危机。此次美国的金融飓风也正是其金融经济过度膨胀的结果。
事实上,由于二战之后世界经济主要是美国主导,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也是美元。即使是在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国际金融体系虽然是实行了浮动汇率货币体系,但是在世界经济贸易活动中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结算货币,美国仍然是国际货币的最重要的发行国。
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一方面为国际贸易的结算提供了便利,而另一方面美国也可以利用美元的发行国地位,把本国的经济问题和危机,转嫁到其他国家去,从而掩盖了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的严重性。这也是美国可以在连续20、30年左右的国际贸易、国内财政大规模赤字的情况下,经济没有垮掉,而是保持继续发展的原因之一。(若是一般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国内财政5%到7%的巨额双赤字的情况下,2到3年的时间内经济就会垮台。)
当经济危机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很难掩盖。美国长年的巨额双赤字是不正常的经济状态,是一种虚假繁荣。在这期间,美国房地产市场在2000年到2006年前后急剧扩张,房屋兑现容易,交易量大增,贷款审查放宽,呆账、坏账大量出现,房产市场泡沫显现,终于在2007年次贷危机暴露,金融链中断,经济危机显露峥嵘。
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之下,美国人的信用额度受到质疑。这对以信用消费为主的美国社会是非常严重的冲击。在此冲击下,实体经济产业销售下滑,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频频出现问题。即使在美国政府出面接管“两房”后,金融危机也没有改善,而是更加恶化,直到“黑色星期一”的到来。
(二)此次金融危机不会造成 大萧条
李克教授认为,尽管美国此次金融飓风,波及全球,影响恶劣,并已向产业界发展,但并不会造成经济大萧条,或像亚洲金融危机那样连续多年经济衰退,主要原因有三。
一此次美国金融飓风,主要是以提供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银行等二级金融机构发生危机,而社会的基本金融机构,如传统的商业银行等并没有大的经营问题。这些二级金冲击,不会造成致命性的冲击。
二是在现代社会里,面对金融危机政府的反应比较快。政府可以在社会危机中承担责任,解决私人公司解决不了的问题。美国政府此前的收购“两房”和现在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就是政府出手干预的手段,这些可以让人们重建信心,可以迅速稳定社会心态。虽然现在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的效果还无法评估,此次危机的最困难时期还没有过去,但预计危机在波及一段时间后,在明年7、8月后有所改善,走出低谷。
三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此次危机虽然是美国政府主导救市,但迅速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配合和响应,美国政府政策出台后,欧盟各国、日本、中国、欧洲等各国政府纷纷表态,并出台相应的救市方案,这些会有效地重建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遏制金融危机的蔓延。
(三)对日本没有灾难性影响
李克教授认为,日本在2003年才全面摆脱日本自身金融领域的危机,经济步入复苏。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长期低利率、零利息的利率制度,使日本的金融机构有很强的投资海外套息的动机。此前日本金融公司都是通过海外金融公司在日本的分公司来转移在日本的资金,去海外投资操作。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日本的野村证券、三菱UFJ银行等最先出手购买美国倒闭的雷曼兄弟公司等,就是要藉机接收这些公司的人才、品牌和国际投资渠道和客户网络等。
日本的低息制度使它的金融机构可融的资金量丰富,资金流动性高,不会受到美国金融危机太大的伤害。但日本的制造业,特别是出口美国和其他欧美市场的产品等会在一段时间内受到波及,造成股票下跌,销售量严重下滑等,但不会有灾难性的影响。
(四)美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好 教材
李克教授表示,中国的金融市场目前还处于半封闭的状态下,没有完全开放,这也使中国得以屏蔽了部分国外金融市场的金融风暴,因此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直接冲击较小。但是中国的制造业,特别是出口美欧的产品,会受到冲击,价格低行,会使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说,这种状况会促使中国加快从以外贸拉动型转移,转型为以内需带动消费市场为主的经济模式,但总体来说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有限。
中国自5年前就已调整了海外贸易战略,外汇储备也从以美元为主调整到以欧元和美元为主,因而此次的美国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国家储备外汇投资等受到损失,但损失小了很多。
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最大的影响在于,一是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教材,可以让中国在建设正在发展逐步开放的金融市场体系中,认识到金融的本质,不迷信西方,谨慎处理,不断建设和完善自己的金融体系。
同时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削弱了目前单一以美欧市场为主导的国际贸易格局,更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一旦美国等国家出现问题,全世界经济界都面临危机。这一警示和共识在国际间的逐步形成,也给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取得更好的地位,增加了中国等新兴国家在未来国际经济事务中的重要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