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共和党布什成功连任,民主党克里功亏一篑。布什当选后,将继续维持一个保守主义的强硬政府,对今后的国际局势,尤其是中美关系、日美关系,还有中日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令人关注。东洋学园大学教授、国际政治学者朱建荣先生对此作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解读。
朱建荣认为,共和党布什当选连任,对中国来说,基本上是有心理预期的。在大选前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民间社会,尤其是网络世界表现出明显的反布什倾向,但政府的表态还是比较策略的。中国政府和中国报道,对布什表达了一定的期待。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华,中方给与热情接待;中国的某些政策,如中央银行相隔9年首次加息,也是对布什政府对中要求的配合性响应。9.11以后,中美关系不断改善,中国希望这种改善成果能持续下去。当然,即使民主党克里当选,中国也不怕在中美关系上重起炉灶,但不会为此而事先与布什搞僵。
中国政府在内心可能对布什“一强独霸”主义确有不满,但中国愿意继续跟布什打交道。在过去20、30年以来,民主党以基层工会为主体,代表着基层民众的利盖,因此在中美贸易摩擦方面表现得更为强硬;共和党代表着大资本立场,在国际关系中更重视利益交换。从“尼克松-里根-布什”这条共和党执政线路来看,中美关系往往在共和党执政时期才会真正地向前迈进。今后四年在布什的第二次执政期内,中美关系发展会比较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美国大选中,中国问题首次没有成为筹码——这与过去20年的选举经验形成反差。这是因为美国已经认识到美中关系需要长期稳定。
鲍威尔在大选前访华,对台湾问题发表了三点主张: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台湾不是主权国家。3、对两岸前景主张和平统一。虽然他后来有所修正,认为“对两岸前景主张和平解决”,但基本的前提没有变。这被认为是布什政府在大选前向中国亮出了台湾问题的底牌。现在看来,中美关系最大的麻烦就是台湾问题,但中美双方都不希望因台湾问题而陷入对立。如果双方互相把握底线,有了默契,未来四年的中美关系不会有太大意外。
在日本,小泉政府过分把宝押在布什身上,因此对克里可能当选捏了一把汗。如果克里当选,美国翻盘,日本对美政策会面临较大的调整。现在布什当选连任,日本松了一口气,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的外交可以高枕无忧了。三井物产的寺岛已通过电视对日本政府提出了警告:1、日本过分把宝押在美国身上,在国际上影响不好,对自己的国际形象不利;2、美国虽然不会抛弃日本,但会越来越重视中国,美国在亚洲把中日等量齐观已成为趋势。日本的份量减轻,显示日本只是美国在亚洲战略上的一个平衡物,比较可悲。
朱建荣最后指出,今后四年,中日之间发生重大冲突的可能性较小。中日利益交差已经如此巨大,相比之下,东海能源冲突的级数太小了。日本当然需要有自主性,但关键在于真正看清自己的国益何在。在中日关系上,日本领导人态度强硬,这是因为日本押宝美国、追随美国,而在国内又要树立起一种外交自主的形象,因此才会顶住中国,作出强硬姿态,这对日本不利。中日关系,一个巴掌拍不响。日本现在有观点认为,中方急着改善中日关系,这个判断是错误的。中日双方确实互有所求,但日本对中国的依赖显得更具迫切性。在11月份智利圣的亚哥召开的APEC会议上,中日首脑能否举行正式会谈还是未知数。日本只想见个面,以求减轻舆论压力;中方则希望能谈出实质性的成果。如果日方不与配合,胡锦涛真正能选择的余地是有限的。
未来,中日关系将会越来越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不会像过去那样受到美国的过多制约。美国当然不会希望中日闹翻而影响亚洲稳定,但在深层的战略思维中,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又建立在中日分别对其讨好上,这是亚洲国家真正的悲哀。俄罗斯也一样。
朱建荣认为,共和党布什当选连任,对中国来说,基本上是有心理预期的。在大选前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民间社会,尤其是网络世界表现出明显的反布什倾向,但政府的表态还是比较策略的。中国政府和中国报道,对布什表达了一定的期待。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华,中方给与热情接待;中国的某些政策,如中央银行相隔9年首次加息,也是对布什政府对中要求的配合性响应。9.11以后,中美关系不断改善,中国希望这种改善成果能持续下去。当然,即使民主党克里当选,中国也不怕在中美关系上重起炉灶,但不会为此而事先与布什搞僵。
中国政府在内心可能对布什“一强独霸”主义确有不满,但中国愿意继续跟布什打交道。在过去20、30年以来,民主党以基层工会为主体,代表着基层民众的利盖,因此在中美贸易摩擦方面表现得更为强硬;共和党代表着大资本立场,在国际关系中更重视利益交换。从“尼克松-里根-布什”这条共和党执政线路来看,中美关系往往在共和党执政时期才会真正地向前迈进。今后四年在布什的第二次执政期内,中美关系发展会比较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美国大选中,中国问题首次没有成为筹码——这与过去20年的选举经验形成反差。这是因为美国已经认识到美中关系需要长期稳定。
鲍威尔在大选前访华,对台湾问题发表了三点主张: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台湾不是主权国家。3、对两岸前景主张和平统一。虽然他后来有所修正,认为“对两岸前景主张和平解决”,但基本的前提没有变。这被认为是布什政府在大选前向中国亮出了台湾问题的底牌。现在看来,中美关系最大的麻烦就是台湾问题,但中美双方都不希望因台湾问题而陷入对立。如果双方互相把握底线,有了默契,未来四年的中美关系不会有太大意外。
在日本,小泉政府过分把宝押在布什身上,因此对克里可能当选捏了一把汗。如果克里当选,美国翻盘,日本对美政策会面临较大的调整。现在布什当选连任,日本松了一口气,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的外交可以高枕无忧了。三井物产的寺岛已通过电视对日本政府提出了警告:1、日本过分把宝押在美国身上,在国际上影响不好,对自己的国际形象不利;2、美国虽然不会抛弃日本,但会越来越重视中国,美国在亚洲把中日等量齐观已成为趋势。日本的份量减轻,显示日本只是美国在亚洲战略上的一个平衡物,比较可悲。
朱建荣最后指出,今后四年,中日之间发生重大冲突的可能性较小。中日利益交差已经如此巨大,相比之下,东海能源冲突的级数太小了。日本当然需要有自主性,但关键在于真正看清自己的国益何在。在中日关系上,日本领导人态度强硬,这是因为日本押宝美国、追随美国,而在国内又要树立起一种外交自主的形象,因此才会顶住中国,作出强硬姿态,这对日本不利。中日关系,一个巴掌拍不响。日本现在有观点认为,中方急着改善中日关系,这个判断是错误的。中日双方确实互有所求,但日本对中国的依赖显得更具迫切性。在11月份智利圣的亚哥召开的APEC会议上,中日首脑能否举行正式会谈还是未知数。日本只想见个面,以求减轻舆论压力;中方则希望能谈出实质性的成果。如果日方不与配合,胡锦涛真正能选择的余地是有限的。
未来,中日关系将会越来越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不会像过去那样受到美国的过多制约。美国当然不会希望中日闹翻而影响亚洲稳定,但在深层的战略思维中,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又建立在中日分别对其讨好上,这是亚洲国家真正的悲哀。俄罗斯也一样。